同城配送竞争白热化,高压之下闪送Q3盈利突围

界面新闻记者 | 特约记者 白帆

即时配送行业正被即时零售的爆发式增长推向新的竞争态势,美团、京东、淘宝闪购等巨头凭借生态闭环加速圈地,第三方平台也进入到了白热化竞争与机遇并存的新阶段。

近期,闪送(Nasdaq:FLX)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在营收和订单量受市场竞争影响而下降时,净利润则明显增厚。闪送管理层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上则表达了如何突破当下市场竞争格局,制定更适合自己的长期发展战略。

闪送是中国即时配送市场的一个缩影,见证了行业从最初的开拓到资本热,再到如今的白热化竞争格局。而闪送也必须要回答多个棘手问题,在全新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在巨头夹缝中守固自身市场?如何开辟差异化的竞争模式?如何做大市场基本盘?

高压之下盈利突围

当前,日常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即时配送。 闪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诞生、成长,最终在去年完成上市。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即时配送订单量达到420亿单,配送用户规模逾7亿人次;2024年订单规模将超480亿单。

但在今年,美团、京东外卖、淘宝闪购等巨头主导的外卖大战持续升级,支撑这些巨头实现战略部署的运力保障也因此受到波及。闪送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闪送的营收为10.054亿元人民币(1.412亿美元),比2024年同期11.548亿元人民币的收入略有下降。

业务层面,闪送已覆盖全国298个城市,凭借“11急送的差异化定位,在文件、3C数码、医疗试剂等高价值场景保持用户忠诚度。但是,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闪送三季度订单量为6320万单,相比于去年三季度的7330万单减少约1000万单。闪送方面对此解释称,这些数据表现主要受市场竞争加剧影响。

面对巨头环伺,闪送三季度的利润数据还是传来了好消息,盈利水平逆势提升。其财报显示,三季度闪送毛利润为1.1亿元,经调整净利润攀升至6260万元,同比增长8.7%;净利润为4370万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80%,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370万元,而去年同期为净亏损1340万元。

在此期间,闪送的成本管控方面成效显著,第三季度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2.8%,降至8.9亿元。这支撑闪送实现业绩改善,并通过优化骑手管理体系与智能调度算法,在未卷入低价补贴战的情况下维持了盈利韧性。截至9月末,闪送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合计达8.8亿元,充沛的现金流为新业务探索提供了安全垫,同时公司已累计回购160万股ADS,总对价约540万美元,以回馈股东并稳定市场信心。

第三方平台在巨头夹缝中求生

即时零售的强势崛起正在重塑即时配送行业的增长逻辑。一方面,各家平台激烈交战,配送单价也受到显著影响;另一方面,白热化的竞争进一步拓展了市场空间,即时零售的订单量显著提升,加入即时零售的商家、企业数量也在壮大,这给即时配送市场带来了显著的增量。 

最近,菜鸟供应链将参与淘宝闪购业务,提供小时达服务的消息,便说明了这一趋势。菜鸟在双十一之后宣布,自10月菜鸟加入淘宝闪购以来,目前仓配小时达服务已覆盖全国12城,未来这一服务还会向更多城市和消费场景延伸。 

随着淘宝闪购在过去一段时间中取得的成功,淘宝闪购已然成为阿里即时零售业务的主阵地。阿里巴巴集团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自然年2025年二季度)显示,得益于淘宝闪购带来的订单量增长,二季度即时零售业务收入147.84亿元,同比增长12%。未来,淘宝闪购还有更多的潜力等待释放。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淘宝平台总裁处端则预计,未来五年,淘宝闪购会带来万亿左右的新增量。

因此,其运力需求和保障也不同往日,纳入新的运力平台成为淘宝闪购的一个重要议题,菜鸟的加入也顺理成章,未来与饿了么一同成为淘宝闪购的主要运力,补强淘宝闪购履约能力。

这一市场情况足以说明,在高速竞争的即时零售市场环境下,即时配送领域潜力颇大。此外,商务部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6500亿元,同比增长 28.89%,预计2030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超2万亿元。

从参与方来看,除了原有的外卖、同城配送运力平台不断扩容之外,一些快递物流企业也积极参与其中,补充即时配送运力。比如顺丰同城便受益于即时零售市场的持续增长,今年上半年,“外卖大战拉动该公司的茶饮配送收入翻倍。此外,顺丰同城还成为顺丰快递末端配送的运力补充。

 而闪送作为第三方运营平台,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究竟处于何种态势?闪送是否能够捕捉到当下市场扩容带来的机会?

闪送管理层在财报业绩会中透露,三季度闪送把技术与运营效率提升为重点工作,在杭州市落地了城市级低空物流配送方案,目前已经进入到商业测试阶段。未来,闪送可以提供订单预测、无人机起降点推荐、航线规划、智能调度支持等。“低空物流不仅与我们的按需专送模式高度契合,还能为长距离、高时效、个性化订单提供更优解决方案。闪送管理层在电话会上表示。他还提到,通过无人机与骑手的运力结合,可以更好应对拥堵路段等特殊场景的配送需求,填补服务空白。

在地面战场竞争白热化之际,低空经济成为即时配送行业的新增长蓝海。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这一赛道正加速从试点走向规模化。工信部赛迪研究院预测,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其中,低空物流领域发展尤为迅猛,2024年全国新开低空物流航线超140条,即时配送行业订单量达480亿单。据行业预测,到2035年我国无人机物流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未来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20%左右。

有分析指出,若能在低空物流赛道建立先发优势,闪送有望在万亿即时配送市场与低空经济的双重红利中重塑竞争地位;反之,若迟迟无法实现规模化落地,其地面战场的生存空间或将进一步被挤压,在行业分化中陷入被动。

对于闪送而言,守住基本盘与抓住低空物流机会同样重要。其核心机会仍在于差异化定位——巨头运力主要集中于标准化零售订单,而闪送深耕的“11”专属配送模式,在高价值、高时效、高安全性需求场景仍具备不可替代性。同时,部分区域型零售企业、垂直领域品牌商为降低对单一巨头的依赖,仍愿意与第三方平台合作,为闪送留下市场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