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南亚地缘格局生变之际,中巴、中阿巴外长会晤为地区和平发展注入新动能

5月19-21日,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邀请,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访问中国。在近期新一轮印巴冲突爆发后,南亚地缘格局正发生重大变化。中巴两国在这一时间点进行高层会谈,传达出了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局势降温、聚焦发展的积极信号。

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资料图

最近一段时间,南亚地缘格局正发生重大变化。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恐怖袭击事件,造成26名游客死亡。印度方面随即将事件的责任方指认为巴基斯坦。5月7日,印度对巴基斯坦发动代号“朱砂行动”的军事行动。在接下来的几天中,两国间爆发大规模冲突,动用了包括火炮、战机、无人机和弹道导弹等在内的装备。5月10日,印巴两国宣布停火。然而,本轮冲突已经导致南亚地区安全局势显著恶化,地区紧张局势并未随着两国宣布停火而完全降温。印度总理莫迪发出强硬表态,宣称印度要让巴基斯坦付出代价,包括截断对巴工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印度河上游支流河水。

印巴冲突爆发以来,中方一直坚持客观公正立场,呼吁印巴两国保持冷静克制,避免局势升级。外交部发言人也多次表态,中方愿意继续同印巴双方保持沟通,为实现全面持久停火,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中方致力于劝和促谈,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

印巴冲突在整个南亚地区的外溢效应也仍在继续。阿富汗方面,阿成为少数支持印对巴采取行动的国家之一。5月15日,苏杰生与阿代理外长穆塔基通电话,这成为印度与阿富汗塔利班首次部长级接触。孟加拉国方面,则爆发了大规模支持巴基斯坦的民间浪潮,给孟临时政府造成巨大压力。

在上述背景下,中巴加强交往有助于地区紧张局势降温。中国一贯是维护南亚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在印控克什米尔发生恐怖袭击后,中国第一时间对恐袭予以强烈谴责。在印巴双方紧张局势不断升温并爆发冲突之际,中国也采取外交行动、积极呼吁双方保持冷静克制。5月10日印巴停火后,王毅外长分别与印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与巴外长达尔通电话。他指出,“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搬不走的邻居,都是中国的邻国……中方支持并期待印巴通过磋商实现全面持久停火。这符合印巴两国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

在经济发展与安全方面,中国已经成为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南亚地区国家的重要合作伙伴,在打击恐怖主义、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5月22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针对巴基斯坦校车爆炸袭击事件,再次表达了中方“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将继续坚定支持巴方打击恐怖主义,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立场。

本次巴外长达尔访华再次传达出了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信号。在与达尔的会谈中,王毅指出,两国在共同应对挑战方面一直保持密切沟通。中方将继续坚定支持巴方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5月20日,巴陆军参谋长穆尼尔晋升元帅,这标志着巴国内政治发生较大变化。王毅也在本次会谈中指出,中国支持巴方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本次达尔访华期间,中阿巴三国外长非正式会晤在北京进行,阿富汗代理外长穆塔基出席,发出了阻止危机事态在区域扩大的积极信号。特别是阿巴两国明确表示愿意提升外交关系水平,原则同意尽快互派大使。王毅在与达尔的会谈中也指出,中国支持巴方坚决打击恐怖主义,支持巴方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巴高层会晤也传递出了重新聚焦发展的积极信号。王毅指出,中方致力于不断深化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动中巴命运共同体建设走在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前列。双方也将携手打造中巴经济走廊“升级版”, 推进工业、农业、能矿、人力资源开发、反恐安全等领域合作。特别是,高水平安全合作将成为助力两国关系行稳致远的关键。

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合作和经济合作相辅相成,两个轮子要一起转。习主席也强调,中方对巴友好政策始终面向巴基斯坦全体人民,要求走廊规划和布局要兼顾巴基斯坦各地区,让发展成果惠及巴基斯坦全体人民。

随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提质升级,其在社会经济和国际层面的正向外溢效应也将进一步凸显,有力推动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走深走实,构建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

(吴孟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