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上海市委在多次重要会议中专门强调,要强化党性锤炼自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始终做到为民用权、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

用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上海全市各级党组织注重抓好开门教育,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拓展听取意见的广度和深度。同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基层治理、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担当作为、服务群众,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开门纳谏听民声

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上海各级党组织持续在“深学”上下功夫,督促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筑牢根基,同时在查摆问题、整改整治中充分听民声、汇民意、解民忧。

突出问题导向,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深入学校教室、实验室等场所实地走访,感受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对基层反映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市卫生健康委聚焦号源优先预约、社区门诊手术室、口腔诊室建设等问题,深入基层认真听取全科医生、社区管理者意见建议,相关部门着力服务能力提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深入一线,做好靠前服务和要素保障。市规划资源局建立全市产业项目快速落地响应机制,强化产业政策有效供给,在线推出系列解答,及时处理企业诉求。市城管执法局落实投诉处理跟踪评估,每月定期分析相关情况并开展投诉时效监测,委托第三方监测市民投诉中的重点,推动现场复核、复查,确保每个工单得到有效处置。上海社会科学院开展全院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推动落实新一轮三年人才建设工作行动方案,推出实施院内人才专项,促进出人才与出成果相结合。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作风建设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上海各级党组织坚持敞开大门引导群众参与,综合运用12345市民服务热线、信访反映、人民建议征集和媒体等渠道,收集群众真实意见,力求把问题找准找实找具体。嘉定区针对“嘉闵线12标金运路站项目施工扰民”问题,通过党员包干楼道、建立“工地-居民代表”周会沟通机制等方式,第一时间研究并推出举措,施工扰民投诉单锐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通过设立“交医加油站”“交医桥”,征集师生意见建议,及时回应合理化诉求并即知即改。

市发展改革委通过营商环境体验官、媒体观察员等政企沟通渠道,广泛听取企业诉求,把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作为着力点,牵头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攻坚突破任务”。市司法局公证管理处党支部梳理12345和“一网通办”平台收集的意见建议,形成典型案例在公证行业内通报,深入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意见。市供销社梳理形成提升职工幸福指数、优化企业制度流程等意见建议,并针对性研究解决。

一线解题抓深化

学习教育见行见效,既要“正风”,也要“促行”。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相关工作应作为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转变作风、改进工作的重要抓手,以及回应群众关切、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民心工程。连日来,市委书记陈吉宁深入居民区、企业,调研党建引领物业治理、家政和养老服务员工制工作、先进制造业发展等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并开展现场办公,明确对接部门,推动问题解决。

紧盯裉节关键,察实情才能“取真经”。在市委示范引导下,上海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用好重点企业“服务包”、党支部工作联系点等制度,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和基层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虹口区调研辖区内垃圾分类可回收物体系建设情况,探索叠加基层治理优化可回收物回收体系。市知识产权局就企业关心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中国专利奖申报、PCT专利布局等进行政策宣介,现场发放上海知识产权惠企政策服务包。市绿化市容局将“局长服务接待日”以每月一次的频率固化,健全“接待交流-出谋划策-跟踪落实-评估反馈”全闭环管理机制,确保民意“上得来”、政策“下得去”、问题“解得快”。

紧盯问题解决,“真开门”还要“善开门”。各级党组织通过“四不两直”走访调研、现场办公、网络互动等方式,让广大党员、干部俯下身到群众中去,运用群众点题等方法,更好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通过“人社局长走流程”、人社政策“进校区、进园区、进社区”等载体,深入基层一线、受影响外贸企业等宣讲人社惠企惠民政策,着力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市档案局(馆)推动解决“四重”档案收集管理、新技术融合运用、民生档案查询便捷化智能化、城市更新档案管理等问题。上海城投集团领导班子认领“市排水管理体制改革”“长兴集团化改革”“智慧水厂建设”等课题,为特殊困难老人安装智能水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汽集团保险销售有限公司党总支指导赢科党支部打造先锋队伍,支部党员第一时间回应客户需求,24小时服务不掉线,进一步提高服务客户的能力和水平。

紧盯实际效果,同题共答、同向发力。自5月全市学习教育督导工作全面开展以来,市委督导组与各区委督导组紧密结合地方和单位实际,坚持开门督导,直面困难、深挖根源,务求“督”在症结、“导”在关键,推动反映强烈、反复发生的突出问题有效解决、歪风陋习有力纠治。市委第一督导组下沉浦东新区所属街镇和崇明区建设镇下辖村,座谈访谈基层干部、村居民代表等近百人次,深入了解“拎马桶”、河道清淤等问题的矛盾点,督促相关部门响应化解,加速解决、巩固成效。市委第二督导组既了解问题诉求又听取意见建议,使宝山区动迁居民回迁、金山区涉企检查和公共交通、奉贤区营商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查摆更精准、更聚焦、更有穿透力,督促指导3个地区动态更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问题清单24份。市委第三督导组采取面上统筹、横向同步的方式,审阅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各类材料400余份,复盘研究10余次,比照分析各单位在抓好深化内化转化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一时间反馈提醒并推动整改整治;其中,会同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制定实施“一生一策”就业方案,本科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较去年同比上升5%,为全市提供参考案例。市委第四督导组深入市国资委、浦发银行、上港集团、城投集团,主动下沉33家工作相对薄弱的基层企业支部、资源密集权力集中的末梢单位、直接关系群众利益的窗口一线,通过走现场、听会议、看记录、问进度等方式,访谈座谈300余人次,梳理归纳联系服务群众不紧密、工程和采购等领域廉政风险高等31条突出问题,反馈各单位再对照、再查摆,推动问题解决。

转化动能见实效

上海各级党组织通过开门教育,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转作风、树新风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日趋显现。

坚持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上见成效。闵行区虹桥镇党委通过区镇联动,协同解决区域内重点企业政策申报、一网通办实名时效性等问题,使企业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经营研发中。奉贤区金汇镇针对老人买菜远做饭难、各村助餐服务标准不统一、覆盖面小等问题,探索“金食汇”项目,资福村村民王洁充满期待,“75岁祖母的中饭问题解决了,送餐员还能关注到老人的身体状况,让我们安心很多。”华东医院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健康管理问题,内二科党支部(内分泌科)积极响应,专家团队深入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肥胖患者实施个体化干预方案,指导患者家庭正确对待、科学管理。长三角投资公司在推进示范区重点项目“西岑科创园区”建设中,不断与青浦区金泽镇共同梳理动迁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多方摸排现场情况,妥善做好城中村居民的动迁安置补偿工作,获得了动迁居民的广泛认可。

坚持在为基层减负增能上见成效。市委编办聚焦基层治理难点痛点,强化统筹调度与工序步骤,指导216个街镇自下而上编制形成基本、配合、收回三张履职事项清单,有效解决了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市市场监管局针对“多头查、重复查、随意查”等问题,推出全市首个对接模式下的“联合检查码”,实现检查任务的撮合、合并和管理,同时探索形成“无事不扰”检查事项清单和“无感监管”检查对象清单,实现涉企检查减量提质不扰企。市大数据中心三中心党支部针对调研发现的“数据孤岛,重复填报”等基层痛点问题,推进基层报表数据“只报一次”试点工作,深化运用“四联”工作方式,结合基层报表“用数”需求,强化数据底座对外供数和对外服务能力。

当前,学习教育正处于关键节点,上海各级党组织将继续在“不自满、不放松、不停步、不偏不漏”上下功夫,在动态更新问题清单、动真碰硬集中整治等方面持续用力,把一体推进学查改做扎实、做到位、做出成效。市委及各区委督导组将坚持问题导向,做深做实指导督导工作,强力推动各地区和单位解决突出问题,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学习教育取得更高成效。

(原题为《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走好群众路线推动学习教育取得新成效带动新发展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