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延三周关税缓冲期:冲击盟友日韩,越南为“模板”

美国总统特朗普。视觉中国 资料图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出的“全球对等关税”缓冲期即将于7月9日到期之际,美东时间7月7日下午,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延长缓冲期至8月1日。特朗普也同时公开致信14国,提出高额关税威胁,对象包括被威胁征收25%关税的日本、韩国等亲密盟友,以及印尼、南非、泰国等重要新兴经济体。
据央视新闻7月8日报道,3个月来,美国就加征所谓“对等关税”与多个贸易对象进行谈判,但进度显著不及美方预期。美国目前仅与英国、越南达成贸易协议,但协议细节仍待敲定,与欧盟、日本、韩国、印度等谈判进展艰难。
在特朗普7日签署行政令前夕,美国高官多次就贸易谈判“放风”,要求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尽快做出退让,以达成协议。美国与越南7月2日签署的协议被美国高官多次提及,宛若某种“样板”。
东南亚与越南问题专家、澳大利亚国防学院(UNSW Canberra)讲师Vu Lam博士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说,越南是继英国之后第二个与美国达成协议的国家,这体现出越南的外交努力初见成效 。“然而,即使越南作出如此大的让步,也未能获得完全的豁免。越南避免了最严厉的惩罚,但并未完全逃脱制裁。20%的关税仍远高于正常水平,将削弱越南出口的竞争力。”他告诉澎湃新闻。
最新的三周缓冲期
4月初,特朗普宣布对大多数国家征收10%的基础关税,并对部分商品征收最高达50%的附加税。当时,最高的税率集中于亚洲经济体,其中包括长期盟友日本(24%)和韩国(25%),以及主要贸易伙伴越南(46%)。不过,特朗普很快在一周内为10%外的关税项目提出谈判缓冲期,设定期限为7月9日。
8月1日的新时间点为各国争取到了三周的缓冲期。此前,特朗普政府已开始就设立8月1日的新期限“放风”。特朗普7月4日说,将发出多达12封关税信函,税率在10%至20%、60至70%两个区间内。当时他并未说明信函对象国。
7月7日,特朗普正式官宣,从8月1日起对来自14个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关税:
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突尼斯:25%
波黑、南非:30%
印度尼西亚:32%
孟加拉国、塞尔维亚:35%
柬埔寨、泰国:36%
老挝、缅甸:40%
新加坡《海峡时报》7月8日报道形容,来自美国的一封封关税信函看似“措辞礼貌”,却是在要求上述国家在规定期限前与美国政府达成贸易协议,否则要面临高额关税的惩罚。日韩两大美国东亚盟友首当其冲,大多数东南亚国家也在7日晚些时候陆续收到来自白宫的信件。
日本“被吊胃口”、东南亚持续受冲击
7日,特朗普还在自己创立的“真实社交”网站上“晒出”给日本首相石破茂和韩国总统李在明的信件。在这两封内容几乎完全相同的信中,特朗普写道:“请理解,25%这一数字远远低于消除我们与贵国之间贸易逆差所需的水平。”特朗普警告称,如果日韩两国以提高关税作为回应,美国也将在25%的基础上再提高同等额度的关税。特朗普还要求日韩的企业在美国境内建造或生产产品,将此列为关税谈判条件。
日媒《朝日新闻》报道说,特朗普在关税谈判上“吊了日本胃口”。日本官员曾乐观认为,与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问题可以通过谈判解决,日本一度也算是率先与美国进入谈判环节的国家。但谈判却并不如想象那么顺利,7月初,日本原本准备派遣其首席关税谈判代表赴美,进行第八轮部长级会谈,但在被白宫打入“等待模式”后取消了行程。近期,特朗普对日本的批评加剧,抱怨其没有购买足够的美国汽车和大米。
针对特朗普公布的致日本等方面的关税相关信函,7月8日,日本首相石破茂称,美方公布的信息令人遗憾。此外,石破茂做出指示,继续与美方就关税进行谈判。此前,他6日强调,日本已为所有可能的关税情况做好准备,将“坚定立场”,捍卫自身利益。
在一份最新声明中,韩国政府强调,将在8月1日前加紧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以实现互利成果,并通过“复兴伙伴关系”推动两国关键产业的发展。韩国总统李在明此前曾表示,与美国的谈判看起来非常困难,双方都不是十分确定“想要什么”。
美国前贸易谈判代表、现任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温蒂·卡特勒7月7日表示:“特朗普总统竟对最亲密的两个盟友——日本和韩国宣布加征25%关税,这令人遗憾。这两个国家一直是美国经济安全事务的亲密伙伴……并且在美国做出了重大制造业投资。”
在东南亚,印尼和泰国曾于新期限前表示愿意购买更多美国商品,并减少对美国产品的进口税。泰国财政部长皮猜7月6日对彭博社表示,为了避免36%的关税,泰国正提供更多美国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市场准入,并增加对美国能源和波音飞机的采购。
英国广播公司(BBC)7月7日报道说,像柬埔寨这样谈判能力有限的较贫穷国家,曾面临美国高达49%的关税,却无力购买更多美国产品。讽刺的是,据《外交官》报道,柬埔寨政府刚于7月4日宣布,柬美双方已就一项贸易协议框架达成一致。在所有依赖美国市场的国家中,柬埔寨对美方贸易条件的任何潜在变化最为敏感。柬政府数据显示,该国去年向美国出口了价值99.1亿美元的商品,这占其2024年出口总额的约37%,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4.8%。
但《海峡时报》8日报道认为,针对柬埔寨最新的关税要求是36%,远低于此前的49%,已足够令人意外。
BBC报道说,2024年,东南亚国家占全球GDP的7.2%。因此,加征关税所带来的额外成本可能会产生严重且长期的影响。另据彭博社上周报道,白宫正计划进一步收紧对人工智能(AI)芯片的出口管控,限制向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出口,以打击相关技术流向其他大国的走私行为。
据路透社报道,在特朗普7日宣布新关税政策后,美国股市应声下跌,标普500指数收跌约0.8%,创下三周以来最大跌幅。在美国上市的日本汽车公司的股票下跌,丰田汽车收跌4.0%,本田汽车下跌3.9%。美元兑日圆和韩元均大幅上涨。特朗普还对正在巴西召开峰会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发出威胁,即如果他们采取“反美”政策,将被征收额外10%的关税。
美国想推“越南模板”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6日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节目中说:“特朗普总统将向一些贸易伙伴发出信函,说‘如果你们不加快进度,那么8月1日你们将被打回到4月2日的关税水平’。所以我认为我们很快会看到大量协议达成。”
贝森特还称赞说,欧盟在谈判中取得了良好进展。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则在7月7日表示,欧盟和美国之间政治和技术层面的接触仍在进行,原则性协议已取得进展,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7月6日与特朗普进行了良好的通话。欧盟消息人士7日对路透社表示,欧盟不会收到提高关税的信函。
“这就是老套路重演。”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经济与国际贸易专家威廉·艾伦·莱因施(William Alan Reinsch)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先明确威胁,再延长期限,然后希望对方妥协达成协议。”
在上周,美国政府高层已开始就新的关税谈判要求频频“放风”,并多次提及美越贸易协议。这份7月2日签署的美越贸易协议成为所谓的“样本”。协议中,美国产品可免税进入越南,而越南商品则面临20%的美国关税,较此前特朗普宣布的46%低了不少。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在电视节目中说,美国此前与英国和越南达成的框架协议为其他寻求贸易协议的国家提供了参考。他强调,特朗普的施压正在促使各国将生产转移到美国。“对于那些认真参与谈判的国家,或许存在一定的回旋余地。”他宣称。
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米兰也说,越南协议“非常棒”。“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单方面有利的。我们可以对越南的出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而他们则向我们开放市场,对我们的出口商品实行零关税。”米兰说。
Vu Lam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越南政府可能将这些让步视为对与华盛顿建立战略关系的长期投资。“但经验表明,这种逻辑存在风险。像韩国和日本这样的国家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也作出了贸易与采购方面的让步,但在其第二任期仍遭遇关税与施压的反复出现。”他分析说。
越南富布赖特大学国际关系学者阮成忠则对澎湃新闻表示,美越的贸易协议内容其实还很笼统。“两国至少还需要两个月时间,才能就各个行业和部门的具体关税达成明确安排。”
《海峡时报》8日报道说,特朗普反复无常的谈判风格已令白宫的信誉受到质疑。外界质疑,8月1日这个“最后期限”是否也会像之前一样再次被推延。
“越南之所以如此不遗余力寻求与美国达成协议,是因为它别无选择:越南经济对出口依赖极深,对美国关税高度敏感。20%的关税远非理想,但在当前情境下,这可以被视为一种‘止损’举措。”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越南研究项目访问学者阮克江告诉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