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上海昆剧团创排新剧《归鸿赋》,“全男性角色”演绎竹林七贤

7月21日,上海昆剧团2025年度重点打造的原创剧目《归鸿赋》正式建组,该剧以“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为主人公,展现中华优秀知识分子在家国情怀和岁月变迁中的精神坚守。

建组会上,演员阵容清一色“男性角色”。素以才子佳人戏见长的昆曲,此次在《归鸿赋》中尝试了没有女性角色的“一台男人戏”,横跨花脸、小生、老生,丑行等行当,演绎历史上著名的文人群像。上海昆剧团梅花奖得主吴双领衔主演嵇康一角,上海京剧院名家严庆谷则跨院团合作,首次加盟昆剧剧目,在这部剧中挑战完全超脱于自己京剧丑角行当的山涛一角。

此外,上海昆剧团的两位小生演员也都参与演出。胡维露扮演为才所困、矛盾脆弱、又对尊严敏感的钟会;倪徐浩则扮演早慧摇摆、有着虚无态度的王戎。

这部剧的主创团队也以上海昆剧团的创作力量为主。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担任艺术指导。编剧俞霞婷、导演俞鳗文都是上昆新生代的创作者,著名作曲孙建安携手上昆朱铭担任作曲,著名舞美设计倪放、陈晓东担任舞美设计和灯光设计,著名服装设计秦文宝、造型设计董燕担任本剧的服装、妆造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的剧本是在2015年创排的昆剧小戏《嵇康打铁》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创作而成。剧本先后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人才资助项目、上海戏剧编剧高级研修班成果转化资助项目。

导演俞鳗文在建组会上感慨,剧本从无到有、从小戏到大戏,同为80后的编剧俞霞婷耕耘了整整十年,人至中年的自己遇见这样一个题材,感到庆幸。

俞鳗文从文化、精神、艺术三个维度谈到对上昆创排这部剧的意义。一是文化传承,重拾“魏晋风骨”的当代意义;二是精神关照,回应当代人的精神困境;三是艺术创新,加码古典艺术跟历史题材的当代转化。

“我们的创作旨在以昆曲雅正的中国式美学,虚实相构嵇康‘狂放与沉郁交织、觉醒与悲怆并存’的精神世界,试图呈现一个立体而鲜活的魏晋风骨缩影。”

与此同时,导演也希望在这部剧中探讨“戏曲程式”在当代的表达力,因此在演员的选择上可谓“非常规”,并没有完全按照演员的行当来束缚演员的角色和表演。“我秉持‘去形而取神’,通过深层次的性格质地来感受演员,再由此引导演员走向角色。”

也因此,无论是吴双、严庆谷还是其他演员,都将在剧种挑战“跨行当”的表演。

京剧名家严庆谷这一次跨剧种跨行当加盟剧组,在剧中扮演的山涛是一个外圆内方、拥有在极端中寻找平衡之智慧的文人,他表示,我理解这部剧有一种“去行当化”的探索,希望我们演员能真正走到人物的内心深处。“我也很高兴能参与这一次的尝试和挑战,我们一起从无到有,慢慢探索。对我来说,这也算弥补了我人生的一个小小的遗憾,因为我最早入行学的是老生,后来才改学了丑行,在这部剧中,也会有一些生行的表演,希望能捕捉到这个人物的灵魂和气质。”

主演吴双扮演的则是中国历史上最知名的文人嵇康。他谈到,每个人心中可能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嵇康,他和剧组的演员,这一次也都跳出了自己的行当,希望能在剧中绽放人物应有的光彩。

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表示:“上海昆剧团此次推出原创昆剧《归鸿赋》是对昆曲艺术本体的坚守,也是对传统题材的开拓,更是剧团长期坚持人才培养的一次成果展示。这个剧的编剧导演等主创几乎都是我们剧团自己培养的,我们也希望在这个剧中展示昆剧丰富的行当艺术,也为更多青年演员提供展示的平台。”

9月20-21日,该剧将在天蟾逸夫舞台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