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李想马斯克,谁能“活下去”?
新车还没正式开卖,蔚来与理想两个老对手已经剑拔弩张。
8 月 21 日晚,蔚来在成都举行全新 ES8 产品技术发布会。这是一款六座大三排纯电 SUV,整车购买预售价为 41.68 万元起,Bass 电池租用方案为 30.88 万元起。相比老款车型,全新 ES8 起售价降低了 8.12 万元。
考虑到新车实际售价通常比预售价更低,这款新车的起售价甚至有可能杀到 30 万元区间。
22 日早上的媒体沟通会上,蔚来 CEO 李斌表示,公司 2023 年推出的第二代 ES8 犯了一些错误,成本目标设定出现了问题。" 全新 ES8 的定义在立项时的使命就是修正这样的错误,回到它应该有的位置。"
李斌认为,如果蔚来继续保持高价,难以参与市场竞争。同时,全新 ES8 的成本比前两代车型低很多,且仍有毛利润。
但全新 ES8 较低的预售价,有可能 " 背刺 " 高价购买上一代车型的老车主。李斌对此表示,一些老车主的反馈是," 蔚来活下去是最主要的 ",以前承诺的权益才能有保障。
蔚来一如既往没有披露全新 ES8 的订单量。不过,蔚来总裁秦力洪表示,从前一晚发布会结束到第二天上午,同样的时间段,全新 ES8 的订单量多于上个月底发售的乐道旗舰车型 L90。
作为蔚来 SUV 序列的旗舰车型,蔚来对于这款新车寄予厚望。大幅降价的全新 ES8 能否一炮而红,不仅关系着蔚来能否达成今年第四季度盈利的目标,甚至还会影响这家公司的持久作战能力。
秦力洪还表示," 每一年都很重要,每一天都是生死局。"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在成都双流机场的到达口,蔚来媒体接机人员身后的广告不是蔚来或乐道,而是理想 i8,并配上了 " 定购和试驾已开启 " 的宣传语。

图源:字母榜
与蔚来 ES8 类似,理想 i8 也是一款纯电、三排六座 SUV,瞄准高端家庭用户,8 月 20 日开启交付。不难看出,面对箭在弦上的强劲对手,理想希望抓住机会,在全国各地的媒体和车迷面前刷一波存在感。
两家车企的明争暗斗,在全新 ES8 发布前就已经开始。
今年 7 月既是理想 i8 的新车宣发周期,也是乐道大三排 SUV L90 的上市时段。尽管李斌公开宣称," 只要选纯电就是队友 ",并预祝理想 i8 大卖,但两家车企针尖对麦芒,你搞技术发布,我就搞内饰谍照,你安利大空间,我就宣传 " 黑武士 ",隔空 PK 从未真正停止。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理想与蔚来并未在战场中央真正交锋。理想主打增程和家庭 SUV,而蔚来则是高端纯电和换电。他们像是两条并行的线,各自发展。
如今,理想首款纯电 SUV 与蔚来、乐道的两款旗舰狭路相逢。而特斯拉的下场,让六座纯电 SUV 的竞争愈发激烈。
8 月 19 日,特斯拉在中国推出六座 SUV 车型 Model Y L,起售价 33.9 万元。相比五座版 Model Y,新车车身加长 179mm,轴距增加 150mm,轴距达 3040mm,车高为 1668mm。
特斯拉上一款六座 SUV 是 Model X,售价接近百万元。如今,特斯拉将六座 " 下放 " 到走量车型 Model Y 上,希望在这块火热的细分市场中分一杯羹。
中国消费者一向青睐大车,尤其是长轴距、大空间的 SUV。以往,各大品牌的六座 SUV 集中在中高端车型上,受众较小;如今,理想、蔚来、特斯拉的入局,将六座 SUV 的门槛进一步拉低,整个蛋糕有可能被进一步做大。
原本较为平淡的大三排 SUV 战局,战争烈度大大上升。对于三大车企而言,这是一场不能输的战斗。

最近两个月,理想和蔚来都把目光投向了六座、大三排纯电 SUV 这块细分市场。理想推出了首款纯电 SUV i8,蔚来则由乐道 L90 和蔚来全新 ES8 组成高低组合。
两家车企发力纯电大三排的背后,是他们都面临不仅要增收、更要增利的挑战。
对于理想汽车而言,2024 年是冰火两重天的一年:全年累计交付量突破 50 万辆,成为首个达成这一目标的新势力品牌。但与此同时,理想的盈利能力出现了下滑。
2023 年,理想汽车实现 118.1 亿元的净利润。进入 2024 年,全年净利润缩水至 80 亿元。毛利润率方面,2023 年第四季度为 23.5%,到 2025 年第一季度降至 20.5%。
理想高速旋转的盈利 " 飞轮 " 明显失速了。原因之一是,它的纯电战略的 " 处女秀 " ——理想 MEGA 没能达到预期。
这款被内部寄予厚望、试图攻克高端纯电 MPV 市场的车型,在 2024 年 3 月上市后,早期销量并不理想,全年只有三个月销量破 1000 辆,与预期相去甚远。
如今,随着 MEGA Home 车型的发布,这款车型的销量有所好转。根据懂车帝的数据,今年 6、7 月,MEGA 的销量分别达到 2300 辆和 2800 辆,在大型 MPV 中名列第一。
不过,与月销六七千辆的别克 GL8、丰田赛那、岚图梦想家、腾势 D9 等相比,理想 MEGA 的销量并不算高。
MEGA 没能大卖,理想向纯电市场进军没有取得开门红。整个 2024 年,理想的爆款仍然是增程式车型。
理想在 2024 年 4 月推出增程车型理想 L6,一款尺寸更小、价格下探至 25 万元以下的五座 SUV。L6 取得成功,月销量迅速攀升至 2 万辆以上,成为 2024 年下半年到 2025 年上半年理想销量支柱,稳住了公司的基本盘。
然而,L6 的成功背后,理想依然没有在增程式车型之外找到新增长点,而利润更低的车型成为销售主力,又进一步拉低了整体毛利率。
因此,纯电 SUV 理想 i8,不再是理想高歌猛进的 " 锦上添花 ",而是在财务数据承压、纯电首战失利后的 " 正名之战 "。

蔚来攻克大三排纯电 SUV 市场的动力,比理想更大。
2024 年,蔚来全年交付汽车 22.2 万辆,同比增长 38.7%。进入 2025 年,其交付量在第二季度迎来爆发,单季交付量突破 7 万台,创下历史新高。
然而,蔚来距离盈利尚有距离。2024 年全年净亏损便高达 224.02 亿元,2025 年一季度净亏损 67.5 亿元,同比扩大 30.2%。尽管握有 260 亿现金,但蔚来显然压力不小。
蔚来此前推出了子品牌乐道。五座 SUV 乐道 L60 自 2024 年第四季度开启交付以来,如今月销量稳定在 6000 辆左右,迅速成为蔚来体系内重要的销量贡献者。它的出现,让蔚来 2025 年上半年的总交付量数据变得好看了许多。
然而,乐道 L60 的 " 走量 " 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在于,它能否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

从 2025 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来看,答案并不乐观。蔚来的整体毛利率仍在个位数徘徊,亏损并未出现收窄的迹象。乐道 L60 虽然带来了销量,但尚不足以扭转整个公司的财务困境。
在此背景下,乐道直接对标理想 i8 的六座 SUV L90,便承载了更重的期望。它不仅要延续 L60 的销量势头,更关键的是,它必须拥有比 L60 更高的毛利率,真正开始为公司 " 造血 "。
刚刚发布的蔚来全新 ES8,同样是蔚来改善利润表现的关键。这款车面向高端市场,倘若销量良好,蔚来今年第四季度扭亏为盈的目标有望实现。

理想和蔚来分别端上了 " 大菜 ",下半年准备在纯电大三排 SUV 赛道大战一场,特斯拉却带着六座版 Model Y 下场了。
凭借 Model 3 和 Model Y 两款王牌车型,特斯拉一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头部玩家。但 2024 年以来,这家全球电动车巨头在中国市场遭遇不小压力。
去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累计销量约为 65.7 万辆,同比增长仅为 8.8%,远低于新能源汽车市场 35.5% 的整体增速。
进入 2025 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并未好转。据长江商报统计,上半年特斯拉在华销量合计 26.34 万辆,较上年同期 27.83 万辆同比下降约 5.4%。
除了销量下滑外,特斯拉在中国车企的价格战中,不得不多次调整价格策略,拖累了利润率。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毛利润率为 17.2%,相比去年同期下滑 0.8 个百分点。
特斯拉如今的难题,是它在中国市场遭遇的长期挑战的缩影。
过去几年, 特斯拉过去赖以成功的几大支柱——品牌光环、技术代差和成本优势等,都在被削弱。频繁的降价和层出不穷的本土竞品,也让特斯拉的 " 豪华 " 和 " 科技 " 标签逐渐褪色。
以智驾功能为例,特斯拉 FSD 上半年获准在中国部分城市进行测试。相比之下,鸿蒙智行、小鹏等本土对手已经大规模推送无图城市 NOA 功能,特斯拉的体验优势并不明显,且高昂的选装价格也限制了其普及。
空间小、" 毛胚房 " 内饰,是特斯拉常常被吐槽的另一个短板。Model Y 和 Model 3 主打极简内饰设计,空间也不算宽敞,在中国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舒适、豪华和智能座舱的需求面前,显得格格不入。

当然,特斯拉的长板同样突出——强大的品牌力、优秀的操控性、行业领先的能耗比等,足以吸引大量订单。Model Y 上半年超 17 万辆的国内销量,不仅领先于新势力,也领先于燃油车型,是整个 SUV 市场的销冠。
但面对中国市场销量和毛利润率下滑,特斯拉无法视若无睹。
面对本土品牌的 " 饱和式攻击 ",特斯拉仅靠降价和小修小补,恐怕不容易守住阵地。它必须做出改变,一种更贴近中国市场需求的改变。
特斯拉打出的这张牌,就是 Model Y L。
与五座版相比,Model Y L 的主要变化就是 " 大 "。此外,相比七八十万元的 Model X,以不到 34 万元的价格就能买到一辆特斯拉六座 SUV,也显得颇有 " 性价比 "。
但与同价位的理想、蔚来相比,Model Y L 除了牌子够硬,纸面上几乎没有一项指标打得过。尤其是车内,当理想、蔚来千方百计去营造豪华感时,Model Y L 依然显得有些过于简约,零重力座椅、二排大屏幕等时髦配置也一概欠奉。
这场围绕六座 SUV 的布局,对特斯拉而言,是一场不得不打的 " 阵地战 "。中国市场贡献了特斯拉超过三分之一的销量,守住中国,就是守住特斯拉的全球财报和股价。

理想、蔚来、特斯拉都希望从大三排纯电 SUV 市场寻找增量,新车发布也集中在同一个月里。可以预见的是,下半年理想 i8、蔚来 ES8、乐道 L90 和特斯拉 Model Y L 的订单争夺战将十分激烈。
不过,三家车企的六座 SUV 之战,并不一定是零和博弈,反而有可能复刻消费品领域经典的 " 可乐之战 ",一起把市场做大。
上世纪 70 年代末,百事可乐发起 " 百事挑战 ",通过盲测证明其口感优于可口可乐,开启了长达数十年的营销战争。双方投入了天文数字的广告费用,从品牌、渠道到价格进行全方位对抗。
最终的结果,并非一方消灭另一方,而是两家公司联手将碳酸饮料的理念植入全球消费者的心智,共同统治了市场,而其他果汁、茶饮等品类则被边缘化。它们的战争,做大了整个品类的蛋糕。
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正在上演相似的一幕。
理想、蔚来、特斯拉这三家企业,通过在产品定义、智能驾驶、补能体系上的 " 军备竞赛 ",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向市场输出一个全新的购车观念:家庭的第一辆车,或者换购的首选,应该是一台智能电动 SUV,而非传统的燃油轿车。

这三家新势力,连同其他中国品牌,用更强的智能化、更低的用车成本和更优的空间体验,正在不断侵蚀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以 " 日系三剑客 " 和 " 德系双雄 " 为代表的车型,如丰田凯美瑞、本田雅阁、大众帕萨特等,销量相较于巅峰时期下滑明显。
此消彼长的两条曲线背后,是消费选择的根本性迁移。
当理想用 " 冰箱彩电大沙发 " 重新定义了车内空间,当蔚来用换电解决了长途焦虑,当特斯拉用 FSD 描绘了未来的出行方式,它们共同将智能电动 SUV 的价值锚点,提升到了传统燃油轿车无法企及的维度。
消费者在 20~30 万的预算区间里进行选择时,天平正在不可逆转地从 " 可靠耐用的 B 级轿车 " 滑向 " 更大、更智能、使用成本更低的纯电 SUV"。
推动这场变革的,除了企业自身的产品力竞争,还有国家政策的 " 指挥棒 " 效应。
2024 年,商务部等多部门联合推出了 " 汽车以旧换新 " 补贴政策,对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用户,给予最高 2 万元的补贴。这一政策在 2025 年得以延续并优化。
规模庞大的燃油 SUV 车主,是 " 以旧换新 " 政策的主要目标群体之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潜在换购市场。对于主打 20~30 万改善型需求市场的理想、蔚来、特斯拉而言,这 2 万元的补贴成为了终端销售有力的 " 催化剂 " 之一。
另据商务部数据,2024 年汽车以旧换新中,购换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超过 60%。理想、蔚来、特斯拉的六座纯电 SUV,不仅瞄准了购车的增量市场,也同样看中了燃油 SUV 以及以旧换新的保有量市场。
三大车企围绕六座纯电 SUV 市场的正面交锋,已经没有退路。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在激烈的消耗战中,比对手活得更久、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