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自力更生的战略转变
伊斯兰堡:
中国政府最近转向出口导向型增长战略的举措获得了广泛支持。然而,一些制造商和评论人士仍持怀疑态度,对当地工业和就业的影响表示担忧。
另一些人质疑这些改革的时机,特别是在全球“贸易战”的背景下,他们没有意识到,当巴基斯坦从2008年开始迅速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寻求相对较大的救助计划时,就应该这样做。
十多年来,巴基斯坦的出口一直停滞不前,每年在250亿到300亿美元之间徘徊,而进口几乎翻了一番。这种不断扩大的差距造成了外汇储备的结构性失衡,使中国经济永远容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并依赖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一再纾困。
为了打破这种循环,政府成立了由贸易专家、高级官员和学术界人士组成的专门工作组。经过数月的严格分析和磋商,结论是明确的:如果不全面改革巴基斯坦过时和扭曲的进口关税制度,实现持续的两位数出口增长仍将是难以实现的。
一些研究巴基斯坦贸易体制的国际组织长期以来一直敦促进行改革。例如,世界银行一直将巴基斯坦列为世界上保护主义最严重的经济体之一,其平均关税至少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是东亚成功经济体的三倍。这种关税结构造成了强烈的反出口偏见,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税收工具,而不是作为工业竞争力的催化剂。如果巴基斯坦真想弥合其竞争力差距并融入全球市场,就必须将其贸易政策现代化作为起点——而现在就是采取行动的时机。
根据政府在五年任期内将出口翻一番的承诺,关税调整工作已经进行了几个月。一旦最终确定,提议的变化将通过使用全球贸易分析项目(GTAP)和政府开发的计量经济学框架等模型进行严格的经济模拟来评估。
调查结果明确显示出积极的经济成果:就业增加,出口增长速度超过进口,投资流动出现有利转变。值得注意的是,分析揭示了改革雄心与成果生产率之间的直接关联——改革越大胆,经济收益就越大。
这些发现并不仅仅基于理论模型。巴基斯坦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的关税自由化努力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历史证据表明,开放竞争可以刺激出口,创造就业机会,减少贫困,特别是使中小企业受益。
当然,没有一项改革是没有挑战的。某些部门可能需要过渡性支助。但是,通过精心规划和精心设计的保障措施,关税改革可能是巴基斯坦释放其全部出口潜力所需的大胆举措。
虽然政府将密切关注改革的实施和影响,但关键是要关注长期的好处,并承认不改革的代价。在过去20年里,我们的许多同行国家都拥抱了自由化,而巴基斯坦却落在了后面,加剧了其经济孤立。
不出所料,并非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同意。巴基斯坦汽车零部件和配件制造商协会(Paapam)对在未来五年内将关税降至15%表示强烈保留。他们认为,这样的削减可能会迫使许多当地公司倒闭,并加剧失业。
然而,卡拉奇工商会(KCCI)反驳说,过高的关税——目前汽车零部件的关税超过87%——只会鼓励走私。据大韩商工会议所透露,走私的汽车配件已经占据了市场的60%,价值3.8亿美元。
同样,海关部门的一项研究发现,2021年,走私汽车零部件占据了1220亿卢比市场的一半,而当地产量仅为160亿卢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旨在保护国内工业的关税反而鼓励了走私,损害了工业和政府的收入。
高关税还带来了一些额外的弊端。它们助长了巴基斯坦在区域和全球的经济孤立。为了抵消对某些行业的影响,政府推出了一系列计划,以提供更便宜的投入——然而,这些好处在很大程度上被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占据,使中小企业处于不利地位。与此同时,关税制度下的豁免和减让成本飙升,目前占关税总收入的近50%。越来越多的优惠待遇不仅破坏了关税制度的完整性,而且还被广泛视为对外国投资的主要威慑,因为外国投资的繁荣依赖于透明度、可预测性和公平的竞争环境。
关税改革不是向未知飞跃;这是朝着更具活力、包容性和全球竞争力的经济迈出的经过深思熟虑、以证据为基础的一步。虽然短期阻力不可避免,但长期收益远远大于成本。
如果有远见和连贯性地实施这些改革,这些改革可以成为巴基斯坦经济转型的基石,帮助该国从消费驱动、依赖进口的模式转变为依靠生产力、创新和出口实现繁荣的模式。这不仅仅是贸易政策的问题;而是重塑巴基斯坦的经济命运。摆在我们面前的选择是明确的:要么继续维持现状,忍受不断出现的危机,要么接受改革,自信地走向繁荣。
本文作者是巴基斯坦发展经济研究所(PIDE)高级研究员。此前,他曾担任巴基斯坦驻世界贸易组织大使和粮农组织驻日内瓦联合国代表
中国政府最近转向出口导向型增长战略的举措获得了广泛支持。然而,一些制造商和评论人士仍持怀疑态度,对当地工业和就业的影响表示担忧。
另一些人质疑这些改革的时机,特别是在全球“贸易战”的背景下,他们没有意识到,当巴基斯坦从2008年开始迅速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寻求相对较大的救助计划时,就应该这样做。
十多年来,巴基斯坦的出口一直停滞不前,每年在250亿到300亿美元之间徘徊,而进口几乎翻了一番。这种不断扩大的差距造成了外汇储备的结构性失衡,使中国经济永远容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并依赖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一再纾困。
为了打破这种循环,政府成立了由贸易专家、高级官员和学术界人士组成的专门工作组。经过数月的严格分析和磋商,结论是明确的:如果不全面改革巴基斯坦过时和扭曲的进口关税制度,实现持续的两位数出口增长仍将是难以实现的。
一些研究巴基斯坦贸易体制的国际组织长期以来一直敦促进行改革。例如,世界银行一直将巴基斯坦列为世界上保护主义最严重的经济体之一,其平均关税至少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是东亚成功经济体的三倍。这种关税结构造成了强烈的反出口偏见,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税收工具,而不是作为工业竞争力的催化剂。如果巴基斯坦真想弥合其竞争力差距并融入全球市场,就必须将其贸易政策现代化作为起点——而现在就是采取行动的时机。
根据政府在五年任期内将出口翻一番的承诺,关税调整工作已经进行了几个月。一旦最终确定,提议的变化将通过使用全球贸易分析项目(GTAP)和政府开发的计量经济学框架等模型进行严格的经济模拟来评估。
调查结果明确显示出积极的经济成果:就业增加,出口增长速度超过进口,投资流动出现有利转变。值得注意的是,分析揭示了改革雄心与成果生产率之间的直接关联——改革越大胆,经济收益就越大。
这些发现并不仅仅基于理论模型。巴基斯坦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的关税自由化努力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历史证据表明,开放竞争可以刺激出口,创造就业机会,减少贫困,特别是使中小企业受益。
当然,没有一项改革是没有挑战的。某些部门可能需要过渡性支助。但是,通过精心规划和精心设计的保障措施,关税改革可能是巴基斯坦释放其全部出口潜力所需的大胆举措。
虽然政府将密切关注改革的实施和影响,但关键是要关注长期的好处,并承认不改革的代价。在过去20年里,我们的许多同行国家都拥抱了自由化,而巴基斯坦却落在了后面,加剧了其经济孤立。
不出所料,并非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同意。巴基斯坦汽车零部件和配件制造商协会(Paapam)对在未来五年内将关税降至15%表示强烈保留。他们认为,这样的削减可能会迫使许多当地公司倒闭,并加剧失业。
然而,卡拉奇工商会(KCCI)反驳说,过高的关税——目前汽车零部件的关税超过87%——只会鼓励走私。据大韩商工会议所透露,走私的汽车配件已经占据了市场的60%,价值3.8亿美元。
同样,海关部门的一项研究发现,2021年,走私汽车零部件占据了1220亿卢比市场的一半,而当地产量仅为160亿卢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旨在保护国内工业的关税反而鼓励了走私,损害了工业和政府的收入。
高关税还带来了一些额外的弊端。它们助长了巴基斯坦在区域和全球的经济孤立。为了抵消对某些行业的影响,政府推出了一系列计划,以提供更便宜的投入——然而,这些好处在很大程度上被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占据,使中小企业处于不利地位。与此同时,关税制度下的豁免和减让成本飙升,目前占关税总收入的近50%。越来越多的优惠待遇不仅破坏了关税制度的完整性,而且还被广泛视为对外国投资的主要威慑,因为外国投资的繁荣依赖于透明度、可预测性和公平的竞争环境。
关税改革不是向未知飞跃;这是朝着更具活力、包容性和全球竞争力的经济迈出的经过深思熟虑、以证据为基础的一步。虽然短期阻力不可避免,但长期收益远远大于成本。
如果有远见和连贯性地实施这些改革,这些改革可以成为巴基斯坦经济转型的基石,帮助该国从消费驱动、依赖进口的模式转变为依靠生产力、创新和出口实现繁荣的模式。这不仅仅是贸易政策的问题;而是重塑巴基斯坦的经济命运。摆在我们面前的选择是明确的:要么继续维持现状,忍受不断出现的危机,要么接受改革,自信地走向繁荣。
本文作者是巴基斯坦发展经济研究所(PIDE)高级研究员。此前,他曾担任巴基斯坦驻世界贸易组织大使和粮农组织驻日内瓦联合国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