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掉“明牌”之战后,请给中国女篮更多耐心

在一场双方皆是“明牌”的宿敌之战,“双塔”输给了三分雨。
数据很直白:中国女篮三分球23投6中,三分命中率仅为26%,而日本女篮34投16中,三分命中率47%。
这个时代,当对手的三分球投出47%的命中率时,你很难赢球。

田中心。
准度>高度
小组赛阶段,日本女篮并非如此之准,他们此前比赛场均三分球出手36.5次,但命中率只有34.2%。
为何在对阵中国女篮时突然爆发,其一是手感。比赛第一回合,当19岁的田中心仓促投出超远三分打板命中后,她莞尔一笑,仿佛在说今天运气不错。于是首节比赛田中心9投8中,砍下全队27分中的21分。
如果19岁的田中心是日本女篮手感的缩影,那么32岁的宫泽由纪就是日本女篮战术上的成功。
赛后宫鲁鸣表示:“从临场情况来看,我们使用‘双塔’阵容有些漏洞,防守有时好,有时对不上人,让对方的三分球制造很大威胁,给我们带来很大麻烦。”
赛前所有人都知道,中国女篮的优势在于内线身高,尤其是当张子宇在篮下伸直胳膊投篮的画面,震撼感十足。
但选择张子宇,中国队就只能使用联防,而联防对于三分投射的覆盖能力天然不足。第四节,中国女篮一度将比分追到5分以内,追分势头被宫泽由纪两记弧顶45度的三分球浇灭。

张子宇。
首次参加成人比赛,张子宇对阵日本女篮砍下17分9篮板已经足够出色,但日本队也利用张子宇移动范围不足的弱点做了很多文章。
就像日本主帅科里·盖恩斯赛后所说:“之前和中国女篮交手的两场热身赛真的帮助到了我们,给我们一个机会去建立比赛的基本盘,要不然我压根没有想法要怎么去打。”
这是一场风格极为鲜明的比赛,中国女篮在油漆区内的得分以44比26分占先,“双塔”组合韩旭和张子宇分别有18分和17分进账,但日本队全场的三分球命中率以47%大幅领先于中国队的26%,双方外线得分更是呈现48比18的明显差距。
篮球发展至今,速度和准度往往比高度更重要,且不说NBA的赛场,看看今年WCBA总决赛广东女篮如何取胜就知道了。

宫鲁鸣。
请给中国女篮更多耐心
高度给了中国女篮极高的下限,但投射才是决定这支队伍上限的决定性因素。
对阵日本之前的两场小组赛,中国女篮对阵新西兰女篮的三分命中率只有29.6%,对阵韩国的三分命中率也只有19%。
中国女篮集训之初,宫鲁鸣开展了“万次投篮计划”,即在为期四周的高原训练中,每名队员都要完成一万次的投篮任务,为的就是希望提升球员的投射能力。
但显然,如果只是进行一万次投篮就能把投射练好,那中国队的射手就不会如此稀缺了。
自从中国女篮4月21日在昆明海埂基地开始集训,宫鲁鸣满打满算只接手球队3个月,想在3个月时间就解决中国篮球的顽疾,显然并不现实。
如果非要在失利中找到一些希望,可能是这支“老中青”三代同堂的球队,在一点点将火炬传递给年轻人。
对阵日本女篮,上场时间最多的两人,是打了35分钟的杨舒予和32分钟的罗欣棫,两位在巴黎奥运会鲜有上场机会的年轻人,逐渐成为这支球队的主攻手,杨舒予更是得到19分4助攻。

杨舒予。
这是中国女篮时隔8年再次无缘亚洲杯决赛,除了时间听起来比较唬人外,并没有太多实际意义。
毕竟女篮亚洲杯赛场,只有中日澳三支球队处于第一梯队,而在上一届之前,日本女篮已经连续拿了5届亚洲杯冠军,因此本质上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
至于宫鲁鸣赛前喊话成为“回旋镖”,日本主帅在热身赛阶段就曾表示“找到限制张子宇的办法”,这在篮球世界再正常不过。
甚至连宫鲁鸣输给日本也有过先例——2014年仁川亚运会,刚刚执掌中国男篮教鞭的宫鲁鸣在领先15分的情况下4上4下,最终输给日本男篮。但一年之后,中国男篮就在长沙夺回了亚锦赛冠军。
打造一支球队是系统性工程,3个月的时间过于仓促,就像宫鲁鸣所说,“球队阵容可能会有小变化,因为队里的一些球员可能不会一直坚持到2028年。我们仍会保持同样的比赛计划,保持战略上的连贯性。我们不会改变任何东西,会继续努力,不会停下脚步。”
宫鲁鸣能将中国女篮的上限提升至何处,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