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新疆:打造亚欧黄金通道,构建对外开放新高地
青年视界丨疆 · 启未来
生于斯,长于斯。作为一名传媒新青年,我亲历了家乡迈向现代化、国际化的脉动。值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70 周年之际,我将聚焦这片热土上新兴的青年力量、蓬勃的创新科技、璀璨的文化旅游、丰饶的现代农业,用镜头与文字丈量发展足迹,向世界发出热情邀请:请看见一个活力四射、团结奋进、充满无限希望的新疆未来。
石榴花开,未来已来。
亚欧往来新热度:霍尔果斯口岸通行班列数量提前 42 天突破 5000 列
2025 年 7 月 2 日,一趟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从霍尔果斯口岸出发前往波兰,这表明该口岸今年的通行班列数量已突破 5000 列,相较去年提前了 42 天。
自 2016 年投入运营以来,该口岸累计通过的班列已超过 4.6 万列,覆盖了 46 个国外城市。通过建设 " 智慧铁路口岸 " 和引入新型检测系统,通关效率提高了 50% 以上。这一轮高峰通行的出现,生动展示了各地区间人员交流频繁、经贸合作稳步推进以及文化互动积极发展的趋势。

霍尔果斯口岸第六代国门。来源:霍尔果斯市融媒体中心
外贸增速领跑全国,黄金通道能级跃升
新疆外贸进出口总额 611.65 亿美元(4351.1 亿元),同比增长 20.7%,增速居全国前列。当前,新疆正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为驱动,把自身的区域性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总体布局中,积极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
新疆自贸试验区创新破堵点,智慧口岸提效 80%
政策扶持是促进加快开放的关键要素。自从新疆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已经实施了 129 项改革任务,推出了包括 " 铁路快通 " 和 " 抵站直装 " 在内的 35 项创新制度。这些措施使得中欧班列口岸通关时间缩短至 3 小时,效能提高了 80%。随着《智慧口岸建设实施方案》的推出,霍尔果斯和阿拉山口等主要口岸正加速推进智能化升级。通过创新实施 " 公路口岸 + 属地直通 " 模式,跨境物流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在区域合作方面,中吉乌铁路的建设正式启动,结束了长达 30 年的规划瓶颈。此外,中国新疆、中国香港与哈萨克斯坦三方合作机制也创新了跨境协作模式。
能源智造双链融合,人文经贸共振亚欧
产业的协同效应正在快速增强,推动开放动力。全球能源领域实现了一项突破,建成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氢能储存项目,2024 年 " 疆电外送 "1264 亿千瓦时,金风科技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领军企业,推动了产业链的升级,同时棉纺行业的产值也已超过 2200 亿元。在数字经济领域,2024 年,新疆开工建设 8 个算力网重点项目,建成智能算力规模 24000P。新疆智算实现 " 从无到有 " 的历史性突破。" 疆算入渝 " 已被列入国家试点项目。跨境农业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爱菊集团在哈萨克斯坦设立了 150 万亩的订单基地,回程班列带回了更多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人文交流不断加强,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签署协议总额达 6155.52 亿元,中哈共同进行留学生培养的计划继续促进文化交流。
新疆开放再升级,搭建国际经贸新平台

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上的塔城地区展馆,来源:塔城市融媒体中心
以 " 共商亚欧合作 共享丝路繁荣 " 为主题的 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 6 月 26 日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展现新疆高水平开放新格局。本届展会规模创历史新高,吸引全球 50 个国家和地区的 2800 余家企业参展,展区面积达 14 万平方米。博览会聚焦新疆 " 十大产业集群 " 建设,通过创新展陈模式展示新型电力、绿色矿业等产业成果,并设置 27 个国家(地区)商品馆,首次展出脑机接口等前沿科技产品,彰显新疆对外开放的活力与潜力。
发挥区位优势,打造开放新高地
新疆发挥区位优势,打造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的高地,深化 " 一带一路 " 核心区建设。2024 年,中欧(中亚)班列过境新疆 1.64 万列,同比增长 14%,已占全国数量一半以上;开通双边国际道路运输线路 119 条,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国际客运航线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已通达全球 17 个国家、21 个城市;新疆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新增企业 8500 余家、新设外商投资企业 104 家,分别比设立之初增长 46.18%、77.59%,进出口额达到 1899.75 亿元、占全疆的 43.7%。
未来,新疆将锚定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战略定位,以更高远的视野担负使命,以更务实的举措落实蓝图,紧紧围绕 " 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 ",坚定不移推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高水平开放,努力开创对外开放工作新局面。
(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代传媒学院 胡杨)
责任编辑:张琳曼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