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推免资格高校继续大扩围,保研概率会增加多少?
时隔8年,推免资格高校名单有望迎来大幅扩容。
所谓的推免,即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由本科就读学校推荐去读研,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保研”。
从7月下旬黑龙江、云南等省份公示新增推免资格高校拟推荐名单开始,多个省份已陆续公布了2025年的拟推荐名单。
根据澎湃新闻的梳理,截至发稿前,全国共有29个省份的67所高校入围本次拟推荐名单(山西、青海暂无公示)。此前,全国具有推免资格的高校为366所。倘若报送名单全部通过,全国将有430多所高校具有推免资格。

在已公布的拟推荐名单中,广东拟新增推免资格高校数量最多,共有广东财经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等5所学校。其次是辽宁、上海和浙江3地,推荐数量为4所。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目前各地公示的名单只是推荐申报名单,最终新增名单还是以教育部审核公示后的备案名单为准。例如在上一轮2017年的高校推免资格名单扩容中,贵州财经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多所被推荐院校,最终并未获得推免资格。
不仅补齐“双一流”缺口,还向特色院校扩容
澎湃新闻根据公开信息梳理后发现,若此轮推荐名单通过,全国147所“双一流”高校将全部具备推免资格。
除此之外,本轮推免资格高校名单的扩容,也在向一些特色院校倾斜。
以西湖大学为例,作为首个获得推免资格的民办新型研究型大学,2018年成立、2022年才首次招收本科生的它,今年就获得了浙江省推荐拟新增推免资格。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在接受第一财经的采访时提到,西湖大学这样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起点高,本身的师资力量十分雄厚,本科生生源质量也很好,获得推免资格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具有推免资格之后,可以推出去,又可以引进来,选择会更多。”丁长发说。
而宁波诺丁汉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进入该名单,也预示着推免体系有可能会吸纳更多国际化院校。

除此之外,本轮新增推免资格高校拟推荐名单中有不少医学、艺术、体育等行业特色类院校,例如海南医科大学、四川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和沈阳体育学院等。
“本轮上海新增的4所高校是医学及应用技术型高校,这对于鼓励高校多元分类发展,提振学校和学生信心具有积极意义。”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在接受上观新闻的采访时提到,数智时代的到来,极大地缩短了行业的周期更新速度,大量行业的高端应用型人才需求量井喷。
推免资格高校增多≠保研率大涨
参照2017年推免资格高校名单扩容的情况,本轮新增的推免院校可能今年就会有名额,这也让很多计划考研的同学担心:统考名额是否会因此受到很大影响?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中有关规定:初次开展推荐工作的高校,前3年每年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1%确定名额。
而从2025届的保研率数据看,除了清华、北大等少数名校的推免比例超过50%,多数“双一流”高校的保研率不超过30%,其余非“双一流”高校的保研率绝大多数是在10%甚至5%以下。
这意味着,今年新增的推免院校从统考中分走的名额数量,占比不会太多。

尽管推免名额数量有限,但丁长发认为,推免资格依然很重要,对一个学校的学术声望、吸引优质生源等都有很大意义。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免资格高校也随之增加。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升级也需要更多的研究人才。“越来越多的高校获得推免资格,不仅有利于吸引更多优质生源,也有利于增加学生更多选择,进而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丁长发说。
“对高校来说,推免资格有助于生源质量提升;同时,可以促进学科建设加速,加大科研投入和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和改革。”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胡晓钧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