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迎来约4000名本科新生,其中超常规选鉴通道录取约190人
8月20日,清华大学迎来“五字班”本科新生。澎湃新闻从清华大学2025年本科新生报到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5年清华有序适度扩大本科招生规模,通过高考统招、强基计划、自强计划、国家专项计划等十余种招生类型,共录取约4000名新生。其中拔尖创新人才超常规选鉴通道录取学生约190人。
新生报到现场,清华开通了2025级新生报到“绿色通道”,为有需要的新生办理无息临时借款,并为受资助的新生介绍内含教材卡、电脑卡、购物补贴、自行车卡、游泳卡、观演卡等的“爱心大礼包”。同时,今年清华还为新生准备了“AI学习礼盒”。

清华迎新现场。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 摄
自强计划和国家专项计划录取人数创新高
据清华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杨帆介绍,清华2025级本科新生中,内地学生约3700人,覆盖全国31个省份1100多所生源中学;港澳台学生约90人;国际学生300余人,涵盖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阿联酋、沙特阿拉伯、意大利、白俄罗斯、柬埔寨等“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的学生成为清华国际生的主体。另外,今年清华共录取了3对双胞胎。
杨帆表示,2011年以来,清华通过自强计划和国家专项计划将宝贵、优质的教育资源精准投向边远地区和民族地区有志于追求卓越、报效国家、品学兼优、自强不息的农村学生。2025年,清华自强计划取消校考环节,改为按分省计划及考生高考分数录取,共吸引6500余名学生报考,达到去年的1.8倍,最终录取270余人,覆盖全国近200个县域中学,涵盖计算机类、新雅书院、临床医学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为先书院、笃实书院等所有招生大类和书院。国家专项计划今年共录取280余人。“通过两个专项计划进入我校的农村贫困地区学生总人数创历史新高。”杨帆说。
同时,今年,清华强基计划报考人数超过1.7万人,同比上涨7%,最终选拔出900名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学子进入清华致理、日新、未央、探微、行健等五个强基计划书院学习。
杨帆说,清华还持续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超常规选鉴通道,通过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物理人才培养攀登计划、丘成桐数学英才班推进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2025年,共通过三个项目录取约190名学生。

清华新生报到现场。
另外,2025年,清华成立的四个新书院——无穹书院、紫荆书院、自强书院和水木书院也迎来新生。
其中,无穹书院以“智能素养、数理奠基、问题导向、协同演进”为理念,打破学科壁垒,以最AI的方式培养最具创新能力的AI领军人才。紫荆书院是清华首个全英文本科生书院,以国际化、创意工程思维和小班场景化为教学特色,同时面向国内外招收本科生,学生可在融合设计科学、建造工程、制造工程、信息科学技术的课程体系中自主选择培养路径。自强书院聚焦智慧能源、融合智能电网等六个新兴方向与电气工程等专业,进一步拓宽学生发展路径。水木书院以“AI驱动的工程+管理”为特色,突出“志趣牵引-自主选题-一人一策”,以面向未来的前沿主题为导向定制学生的专业课培养方案,依托重大工程实践和高水平实验室研究,引导学生做前所未有之事。
目前清华已有15个承担本科生培养的书院,2025级本科生约56%进入书院培养。
为新生准备“爱心大礼包”和“AI学习礼盒”
清华“绿色通道”始设于1998年,至今已有27年历史。
8月20日一早,清华新生报到现场开通2025级新生报到“绿色通道”。现场有清华资助管理中心的老师和志愿者,为有需要的新生办理无息临时借款,并为受资助的新生介绍“爱心大礼包”。
今年的清华“爱心大礼包”内有教材卡、电脑卡、购物补贴、自行车卡、游泳卡、观演卡等各类卡片。这些卡片覆盖了学生在校学习、日常消费、文体活动等多方面需求,为同学们未来在清华园里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充分支持和保障。
清华学生部副部长高海滨介绍,早在新生入学前,学校的资助工作便已全面展开。以往伴随录取通知书寄送到新生手中的学校资助政策介绍册和《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今年已全面电子化,新生在线上即可完成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填写,从而及时纳入资助视野。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可向学校申请来校路费和生活补助。截至报到日,清华已为来自青海、云南等地的46名本科新生发放路费和到校后前两月基本生活费16.58万元。
高海滨还表示,新生入学后,清华通过助学金、勤工助学、奖学金、学校临时借款(“绿色通道”)、困难补助和学费补偿代偿等多种方式,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全面的经济支持。2024年,清华结合基础信息调研测算学生基本经济需求,进一步提高学生年基本生活保障线至22000元,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在2024级本科新生中,12位同学获得2.2万元助学金,87位同学获得超过1.6万元助学金。
2017年,清华进一步推动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延伸,“鸿雁训练营”“鸿雁计划”等发展型资助项目不断设立。“鸿雁训练营”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课程,以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与跨文化交流能力,助力其职业生涯发展;“鸿雁计划”旨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出校门开展实践交流活动提供经济支持,上一学年共资助172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前往境外30余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科研、实践访学等活动。自2025年起,“鸿雁计划”从侧重支持海外交流拓展调整为海内外交流实践活动全面支持,资助力度与范围进一步加大。

清华新生报到现场,新生和亲友拍照留影。
另据团委副书记李秋甫介绍,为了让新生同学更从容地适应大学生活,清华为新生量身定制了“AI学习礼盒”。礼盒内容包括“全功能智能体学伴”——清小搭、“新生启航指南”——《大学如何学》。
其中,“清小搭”是清华团队研发的融合AI 技术与校园场景的专属智能体,覆盖导学交流、学习科研、生涯规划等日常全场景。日前,“清小搭” 中英双语版本已正式面向清华全校师生开放试用,7×24小时随时响应需求。《大学如何学》已在假期中面向新生开放学习,在课堂中,新生可以作为主人公,在AI教师、AI助教的引导下进行学习,能够与多位个性分明、生动有趣的AI同学展开深入探讨,并围绕感兴趣的内容畅所欲言。课程包含初识清华、科学学习、发展规划、成长基石、亲友专属五个主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