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2026 2025

大埃及博物馆11月开幕,奥赛展出“都市华彩”

澎湃新闻获悉,大埃及博物馆已确定将于11月正式开幕,哈佛大学古代近东博物馆即将举办“埃及永恒”展览,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Musée d'Orsay)近日展出“建筑及其装饰:都市华彩”大型主题展,卡塞尔文献展首次组建女性策展团队。

在国内,“寻脉造山|首届东方当代国际艺术展”在贵州举办,650岁南京城墙“最美1400米”修缮完成,国家一级文物《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会》近日实现回流。

大埃及博物馆将于11月正式开幕

埃及总理穆斯塔法·马德布利近日宣布,经总统塞西批准,大埃及博物馆将于2025年11月1日正式举行开幕仪式并向公众开放。为筹备开幕庆典,博物馆将于10月15日至11月3日期间暂时关闭。11月1日当天将举办仅限国际政要与特邀嘉宾出席的开幕式,公众可自11月4日起入馆参观。

大埃及博物馆坐落于吉萨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文明考古博物馆之一。距离金字塔仅约两公里。博物馆建设耗资约10亿美元、占地逾50公顷,馆内藏有超过10万件古埃及文物,其中约2万件为首次公开展出,包括图坦卡蒙墓中全部5598件出土文物。

作为一座空前规模的文化地标,大埃及博物馆在埃及政局动荡、新冠疫情等多重挑战下屡次推迟开放。博物馆已于2024年10月起启动试运营,部分主要展厅率先对公众开放。

哈佛大学古代近东博物馆即将举办“埃及永恒”展览

法老、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象形文字——古埃及数千年来一直吸引着世界。“永恒的埃及:4000年的魅力”展览将于2025年9月21日(星期日)上午11:00在哈佛古代近东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展览中的许多展品都经过扫描并制作成数字3D模型,方便与公众分享。

哈佛大学古代近东博物馆成立于1889年,馆藏超过4万件近东文物,大部分来自博物馆在埃及、伊拉克、以色列、约旦、叙利亚和突尼斯资助的发掘。2020年,博物馆更名为“哈佛古近东博物馆”,旨在更具包容性,并准确反映馆藏的多样性。这些藏品用于研究和教授近东考古学、历史和文化。

奥赛博物馆展出“建筑及其装饰:都市华彩”

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Musée d'Orsay)正在展出“建筑及其装饰:都市华彩(Architecture and its Decoration: Urban Finery)”大型主题展。

据artdail中文报道,此次展览聚焦19世纪建筑装饰如何作为国家形象表达媒介,从皇宫到都市豪宅,装饰艺术既反映历史脉络,亦彰显时代辉煌。至世纪之交,随着理性主义与新艺术主义兴起,建筑装饰最初的历史叙事功能逐步让位于更自由的形式美学。19世纪时期,建筑装饰通过触及广大公众成为传递历史图像与国家活力信息的重要载体。从卢浮宫等皇家建筑、银行机构、商业大厦到都市豪宅,建筑师竞相打造精妙室内空间。随着新艺术风格崛起,装饰不再强调与历史的关联,转而追求如画性与自然主义表达。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10月5日。

卡塞尔文献展首次组建女性策展团队

第16届卡塞尔文献展组建了一支全女性的策展团队,这在其近70年的历史上是首次。

从左至右:罗米·克劳福德、梅拉·A·罗德里格斯·卡斯特罗、翁笑雨、卡拉·阿塞维多-耶茨和娜奥米·贝克威思,卡塞尔2025。摄影:Nicolas Wefers.

此届文献展的艺术总监由娜奥米·贝克威思(Naomi Beckwith)担任。她自2024年底被任命为此职务,是卡塞尔文献展历史上首位黑人女性总策展人。贝克威思近日公布,其执掌的第十六届卡塞尔文献展策展团队将以全女性阵容出现。本届卡塞尔文献展将于2027年6月12日至9月19日举办,策展团队成员包括卡拉·阿塞韦多-亚特斯、罗米·克劳福德、玛伊拉·A·罗德里格斯·卡斯特罗和翁笑雨,她们将共同推动贝克威思提出的“多孔视野”,负责展览、出版及公共项目。

贝克威思在一份声明中表达了她与团队共同筹备文献展的荣幸,并提到她们期待“共同探索当代艺术实践的多样领域,并就当下塑造我们星球社会与文化格局及其未来的紧迫问题展开对话”。文献展称她的任命“开启了文献展的新未来”。第16届卡塞尔文献展曾因为评选委员辞职事件,一度无法正常举行。

摩根图书馆与博物馆展出肖邦未面世手稿

美国纽约摩根图书馆与博物馆(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正在进行夏季馆藏特展,展览集中呈现中世纪手抄本、印刷典籍、文学手稿与作曲家乐谱等四大策藏部门的珍品。尤以2024年新发现的肖邦华尔兹手稿最为引人注目。这份尺寸袖珍却意义重大的手稿,是自1930年代以来首度发现的波兰作曲家未面世作品。虽未署名,但详尽的力度标记与指法标注表明作曲家期待其被演奏的创作意图。乐曲以忧郁的不和谐音开场,最终爆发为典型的肖邦式感伤旋律。

650岁南京城墙“最美1400米”修缮完成,城墙北线恢复全线开放

南京城墙

经过10个月的封闭维修,南京城墙“解放门至玄武门”段(被誉为“最美1400米”)已于2025年8月26日正式修缮完成并重新开放。

南京明城墙建于1366年至1386年,总长度35公里,是世界第一大城垣。经过了600多年的风雨,目前尚存25公里长,总长度仍为世界第一,它是南京最具影响和价值的文化遗产。从1993年开始,由于风化等原因,明城墙至今经历了几十次大修。

城墙北线全长5公里,设有6个登城口。“解放门至玄武门”这段城墙之所以享有“最美1400米”的盛誉,主要是因为在这里登城远眺,可以将南京“山水城林”的独特风貌尽收眼底:东望可见紫金山的苍翠,俯瞰是玄武湖的碧波,远处有鸡鸣寺的塔影,现代地标紫峰大厦也融入天际线。这段城墙与玄武湖的最近距离甚至仅有一米,游览体验非常独特。

贵州举办“寻脉造山|首届东方当代国际艺术展”

由亚洲艺术版权中心基金会、艺术的味道共同主办的“寻脉造山|首届东方当代国际艺术展”近日在贵州榕江县大利侗寨开幕。

据主办方介绍,“寻脉造山”展览的学术宗旨在于探索并呈现一种根植于东方文明土壤与基因,又能与国际对话的当代艺术,这种艺术是具有东方文明根性的当代艺术。它不是对传统文化符号的简单挪用,而是对东方文明精神内核的当代诠释与再创造。

展出现场

首届东方当代国际艺术展汇聚东方文明中的中国(包括港澳台)、日韩,越南、缅甸等不同的国家老、中、青三代代表性且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艺术家一共80多位,作品约150件。这些艺术家中,既有国际性的知名艺术家,有一定先锋性、实验性的青年艺术家,有大利侗寨民间成长起来的本土艺术家,也有来自建筑、音乐、设计、民俗、非遗等诸多领域的艺术家,他们共同围绕“东方文明”“东方精神”“民族文化艺术的当代创新”等话题,展开了一次具有开放性的跨界文化对话与艺术实践。

国家一级文物《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会》回流

来源:海关发布

近日,拉萨海关所属普兰海关顺利完成漂流在境外的国家一级文物《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会》(汉译名)入境监管工作。

普兰海关积极联动西藏自治区、普兰县等地方部门,多维度建立“信息互通、执法互助、资源共享”协调配合机制,共同有序推动典籍核验和专家鉴定工作。

这套《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会》是西藏地区广为流传的佛教经典,属于11至12世纪(大约是中国宋代时期)的珍贵手写本。它共有12函,是保存较为完整的版本。因其独特的书写技艺和精美的绘画艺术,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