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正义来得越及时,越是对孩子的保护
为孩子伸张正义,可以让孩子更明确地了解,社会运行是讲规矩的,有助于帮助孩子重建对秩序和规则的信心
近日,“男孩暴雨中被网约车扔半路”一事引发广泛关注。一名网约车司机为了抢新单,半哄骗半逼迫地在暴雨中把12岁男孩赶下车,孩子还说了声“谢谢叔叔”。
在这件事中,孩子无疑是善良的、懂礼貌的。可正是孩子的单纯、懂事,反衬出司机的冷漠、缺德。不仅缺德,还公然破坏网约车运行规范。面对未成年乘客,这名司机不仅没有应有的关怀和最基础的服务意识,反而要求孩子取消订单并支付取消订单的费用,订单取消后也未向平台报备,从而规避自身责任。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也遇到过不守规矩的网约车司机。对于公然违反规则的行为,乘客要大胆说不,平台也要加强监督,并及时做出惩戒。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平台核实后,已按照规则封禁了涉事司机账号。处罚立竿见影,对受伤害的孩子是一种弥补。孩子没有错,错的是破坏规则的人。家长向平台维权过程中及时报警、计划起诉,警方及时行动协助维权,这都是在为孩子伸张正义。这些行动可以让孩子更明确地了解,社会运行是讲规矩的,有助于帮助孩子重建对秩序和规则的信心。正义来得越及时,越是对孩子的保护。
未成年人的认知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尚未成熟,自我保护的意识也比较薄弱,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要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家长和社会各方都要行动起来,给孩子树立正向引导。
如果发现孩子在外遭遇伤害,父母和家人应及时了解、核实事情的来龙去脉,在弄清真相的基础上坚定为孩子发声。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孩子在找事,武断定性为麻烦、累赘,要么训斥,要么忽视。父母坚定不移为孩子讨公道,是非常宝贵的精神支持,对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意义重大。这次正是家长的曝光,才将司机的行为公之于众,赢得了广泛的支持,为孩子争取了权益。
涉事各方也要积极作为。不管对未成年人的伤害出现在哪个领域,涉事方都要第一时间调查了解情况,对实施伤害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依规做出惩处。同时,要细致排查漏洞,消除隐患,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