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2025 2026

媒体:什么样的人总能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日前揭晓,又一次把感动播撒在每个人的心里,续写着这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且看来自各个领域和行业的他们——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栾恩杰“擎炬照月华”,“中国人的脚步将越走越远”是其毕生信念;新时代的农民铁人范振喜“无私天地阔”,用40年光阴带领乡亲留住青山、垒起金山;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冠军郑钦文“盛世展英姿”,用球拍向世界展示中国年轻一代的风采……“用梦想托起梦想,用力量激荡力量”,这些发光发热的名字、震撼人心的故事,都让人直观感受到滚烫的时代温度。节目现场、电视机前的每一次掌声与落泪,都是对这些楷模的真挚致敬。

值得一提的是,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节目还特别致敬诞生于抗日烽火的“刘老庄连”。从80多年前的83号,到如今的6673号,全连官兵赓续忠魂血脉,将“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刘老庄连精神传承至今,用铿锵行动诠释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感动中国》已走过二十余载,一年又一年,这档节目之所以戳中人心,就在于它不仅是对年度人物的深情礼赞,更是对民族精神的集体致敬。细数历年年度人物,从支教夫妻,到社区干部,从大国工匠,到青年战士……无数凡人义举,记录着时代变迁的铿锵足音,也激发着全社会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再到千千万万人,榜样之光超越时空限制,激励越来越多的人奋勇前行。

中国人的凝聚力为何这么强?曾有外媒如此发问。他们发现,这来源于一种代代相传的精神基因。千百年来,“天下为公”的理想、“家国天下”的古训、“同舟共济”的情谊……基于此,中国社会从来不缺凡人义举。今天,我们向感动中国的人物致敬,也同样是在向踏实奋斗、执着追梦的普通人致敬。我们纵然没有站在光里,但多一份责任和信念,多一些韧性和坚守,一点点向前、一步步成长,这种奋斗精神同样熠熠生辉。

究竟什么样的人能感动中国?2002年《感动中国》节目组发给推选委员的信里曾这样表述:他们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他们用自己的故事,解读人与人之间应该有着怎样的情感……换言之,他们的行为,能让人精准摸到今天中国人的脉搏。我们的身边从不缺少感动,让更多感动被看见、被传递、被铭记,相信前行之路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