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明︱一周画记:乌克兰成功试射“火烈鸟”之后的领土争端
开栏小语:涂鸦小分队的人有一句口号: 画什么才重要!怎么画和画成什么,没那么重要!

图1 乌克兰成功试射“火烈鸟”之后的领土争端 纸本 彩墨、拼贴 65cm X 45cm 李公明 作 2025年8月23日
据“澎湃新闻·澎湃防务”报道(2025-08-23),乌克兰试射射程达3000公里的“火烈鸟”导弹,泽连斯基总统表示这是“目前乌克兰拥有的最成功的导弹”。
从乌克兰公布的照片来看,“火烈鸟”是一种巡航导弹,圆柱形弹体中部设置了一对大尺寸的平直弹翼,弹体下方配备了助推起飞的固体火箭助推器,发动机安装在导弹尾部的上方。导弹发射架可安装在卡车上,具备一定的机动性。有专家称这是乌克兰战时情况下成本和技术妥协下的产物。
乌克兰媒体称,“火烈鸟”导弹具备覆盖俄罗斯境内多数重要军事目标的能力。“火烈鸟”导弹对于乌克兰来说确实是一款意义重大的武器。
另据“澎湃新闻·全球速报”《一图看懂|俄乌和谈走到关键节点,“交换土地”意味着什么?》(2025-08-23),俄乌局势的争议焦点是对“交换领土”的看法。在8月18日的会谈中,美方向乌方展示了这份乌克兰东部地图,上面标注截至8月17日俄方所控制的乌克兰领土占比。但是泽连斯基对这份地图有不同看法,并与特朗普发生争执。
看来,在地图上难以解决的争端,还是要听听“火烈鸟”怎么说。

图2 美国大学校园的警察化与民主的危机 纸本 彩墨、拼贴 65cm X 45cm 李公明 作 2025年8月23日
据《常春藤书评》(The IVY Book Review)《警察化的高等教育:美国学术自由的危机》的报道(2025年8月23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伊夫·达里安-史密斯(Eve Darian-Smith)的《警察化的高等教育:对学者的反民主攻击意味着什么》(Policing Higher Education: The Antidemocratic Attack on Scholars and Why It Matters.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25)。该书直指近来美国大学校园的三个现象:校园布满监控摄像头,学生因抗议而被强力执法与拘捕,教师因直言而失去终身教职。作者指出,美国的大学正在逐渐丧失其公共性和独立性,转而成为政治权力与经济资本操控的场域。有评论强调:学术自由不再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制度保障,而是一场需要持续争取的斗争。
(2025年8月23日在南方的天空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