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2026 2025

中福会英文历史档案整理出版再推进,三卷本系列丛书在沪发布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缅怀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国家名誉主席、中国福利会创始人宋庆龄同志及其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杰出贡献,推动宋庆龄相关研究深入开展,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中国福利会、上海市档案馆、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推出三卷本、150.1万字的《永远和党在一起——中国福利会英文历史档案选编》系列丛书(《延安卷》《上海卷》《国际卷》)。丛书系统整理并展现了宋庆龄领导保卫中国同盟及之后的中国福利基金会、中国福利会,与国际友人和海外华侨合作,为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而奋斗的历史见证。

《永远和党在一起——中国福利会英文历史档案选编》系列丛书(《延安卷》《上海卷》《国际卷》)

中国福利会英文历史档案简称“203档案”,共203卷17247页,形成于1938年至1964年。这批珍贵档案于1983年12月移交上海市档案馆,曾长期处于控制使用状态。2018年,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与中国福利会、上海市档案馆在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管委的支持下,合作开启“203档案”翻译整理和研究利用工作,先后完成档案的数字化、整理、翻译以及依法开放审核工作,于2020年由上海市档案馆正式向社会公布。

《延安卷》作为系列的开篇之作,已于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率先出版。本次发布的修订版涵盖1942至1949年的6个板块、108篇档案、约49.6万字内容。该卷集中体现了宋庆龄领导保卫中国同盟—中国福利基金会募集大量海外援助,纾解边区医疗卫生、儿童保育、生产建设等方面困难的艰辛历程。

此次最新发布的《上海卷》涵盖1945至1950年的10个板块、237篇档案、约60.2万字内容,首次披露了宋庆龄在上海领导中国福利基金会坚持支援解放区、勇敢迎接上海解放的珍贵史料,并为深入研究中国福利基金会援助上海进步文化机构、开展儿童救济福利工作及其在新中国妇女儿童福利、文化教育方面进行的示范性、试验性探索,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史料。

同步公开的《国际卷》涵盖1945至1952年的6个板块、104篇档案、约40.3万字内容,填补了该时间段内众多国际援华组织的历史研究空白,为深入研究这些国际援华组织包括白求恩、哈励逊等国际友人在华开展援助工作的具体情况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新书首发式现场

新书首发式于2025年8月28日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行。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会长薛潮,上海市档案局局长、上海市档案馆馆长徐未晚,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倪一飞,中国福利会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王玉峰,上海市政协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高韵斐,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原副部长、上海宋研会副会长严军,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上海宋研会副会长齐全胜,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唐洪涛,以及上海市侨联、上海社科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上海市外事翻译工作者协会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和专家学者近120人出席活动。

赠书仪式

薛潮在发布会上指出,这批档案是“中国共产党从艰难走向胜利的真实见证,是宋庆龄全力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展现,是世界人民同中国人民并肩战斗的鲜活写照”。三卷汇编不仅是文字的集合,更是精神的传承。其中披露的中国福利基金会“特殊医药物资项目”、与美国援华会合作、与工合运动等相关内容,涉及中国共产党党史、近代中外交流史和国际关系等研究领域,蕴含着巨大的研究价值,假以时日、深入挖掘,必将推动宋庆龄研究以及相关研究向纵深发展,取得填补空白的成果。他还透露,上海宋庆龄研究会计划年内围绕三卷本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举办相关主题研讨活动,进一步挖掘这批珍贵史料的研究价值与当代启示。

首发式现场

课题组代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上海宋庆龄研究会副会长吴景平和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宋庆龄与中国对外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王健在发言中指出,中国福利会英文历史档案选编并非简单的翻译工作,而是既有全局性、又有专题性的学术成果,是一部学术力作和文化精品,不仅是对革命历史的珍贵记忆,也是传承革命记忆的重要载体。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丛书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展望,建议继续对相关档案开展抢救性的整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