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2026 2025

警惕 “喉部警报”,近期高发的儿童急性喉炎,家长该懂这些

最近这段时间,儿科夜急诊接诊了不少急性喉炎的小患者。急性喉炎在儿童群体中较为常见,尤其是 6 个月至 3 岁的宝宝。这一阶段孩子的喉部还在发育中,喉腔狭窄,黏膜下组织疏松,一旦发炎,喉部就容易水肿,进而阻塞气道,引发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一、急性喉炎有哪些症状?

声音嘶哑:这是急性喉炎的主要症状之一。一开始,孩子的声音可能只是稍微有些沙哑,随着病情发展,嘶哑程度会逐渐加重,严重时甚至可能完全发不出声音。

犬吠样咳嗽:这种咳嗽声很有特点,听起来就像“小狗叫”,是由于喉部发炎、狭窄,气流通过时产生的特殊声音。咳嗽通常比较剧烈,而且在夜间会加重。

吸气性喉鸣:孩子吸气的时候,能听到一种尖锐的、像吹哨子一样的声音,这是因为喉部黏膜水肿,导致气道变窄,气流通过狭窄部位时发出的声音。

呼吸困难:病情严重时,孩子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表现为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明显凹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三凹征”。同时,呼吸频率加快,孩子会显得烦躁不安、口唇发紫。

二、孩子为什么会得急性喉炎?

感染因素:病毒感染是急性喉炎最常见的病因,像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都可能引发。细菌感染也可能导致急性喉炎,不过相对少见一些。

环境因素:天气忽冷忽热、空气干燥,或者孩子吸入了刺激性的气体、粉尘,都可能刺激喉部黏膜,诱发急性喉炎。此外,在幼儿园、学校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孩子之间容易交叉感染,增加患病风险。

孩子自身特点:孩子的喉部解剖结构特殊,喉腔狭窄,黏膜下组织疏松,一旦受到感染或刺激,就容易出现水肿,导致喉部梗阻。

三、发现孩子得了急性喉炎,家长该怎么办?

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孩子有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喉鸣等症状,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病情,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让孩子保持安静:尽量安抚孩子的情绪,避免孩子哭闹,因为哭闹会加重喉部负担,使呼吸困难的症状加剧。

调整饮食:给孩子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喉部黏膜。同时,要让孩子多喝水,保持喉部湿润。

注意休息: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

四、如何预防急性喉炎?

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孩子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触摸公共物品后,减少病毒和细菌的传播。

避免接触传染源:在疾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果身边有人感冒或患有呼吸道疾病,要注意与孩子保持距离。

加强锻炼:让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保持室内环境舒适: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避免孩子着凉。同时,可以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减少对喉部黏膜的刺激。

孩子的健康是家长们最关心的事情,希望家长们能多了解一些急性喉炎的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孩子出现相关症状,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就医,让孩子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

林洁主治医师

主攻儿童哮喘,各类清嗓子咳嗽的诊治及随访,擅长运用24小时食道PH值监测,对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诊治。同时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包括气管炎、肺炎等感染性疾病,慢性咳嗽,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等。

呼吸科是内科主要专业之一,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目前开放床位数42张。设有儿童哮喘诊治中心、儿童睡眠障碍诊治中心、肺功能室、支气管镜室、雾化治疗室等。殷勇主任现为呼吸科行政主任,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呼吸专科联盟共同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委员,呼吸学组呼吸免疫协作组组长,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组长。长期致力于儿童哮喘、呼吸系统感染和疑难罕见疾病的临床研究。呼吸科共有医护人员33名,整体实力雄厚,结构合理,医师队伍中现有高级职称以上人员4人,博士3名,医师中硕士以上学历达100%,多数拥有中长期海外学习进修经历,多人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各协作组组长、副组长、委员等职位及其他学术职务。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周一至周日(包括节假日)均开设呼吸哮喘专科门诊,主要诊治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婴幼儿喘息、难治性肺炎、胸腔积液、慢性肺病、间质性肺病等其他儿童呼吸系统罕见疑难病等,全年无休为患儿提供服务。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联合儿童保健科及耳鼻喉科医生开设睡眠障碍联合门诊,从多学科、全方面建立起睡眠障碍儿童的就诊流程,最大程度地方便患儿及其家长的就诊。

呼吸哮喘中西医联合门诊由上海中医医院儿科薛征主任、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殷勇主任、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中医科孙克兴主任,强强联和,一站式解决患儿复杂的过敏问题,中医中药进行体质改善,西医控制哮喘症状。

原标题:《警惕 “喉部警报”!近期高发的儿童急性喉炎,家长该懂这些》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