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一体化数据库是中小银行应对国产升级与AI规模化落地的“最优解”

银行业务系统正迈入与AI全面融合的时代。
在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上发布的《面向AI时代的中小银行数据库研究与展望》报告提出,一体化数据库是中小银行应对国产升级与AI规模化落地的“最优解”,它将多种功能和特性集成于一体,为银行提供更为全面、高效、可靠的数据库解决方案,以更低成本满足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中的复杂需求。
这份由中国银行保险报联合OceanBase海扬数据库,与19家银行机构编委单位发布的《报告》调研发现,中国银行业数据库国产升级进程在金融业处于领先地位。超50%的银行核心系统已采用分布式数据库,预计未来三年渗透率将突破90%。
对于众多中小银行来说,推进核心系统国产升级与AI规模化应用时,仍面临三大痛点:关键业务系统的高并发承载压力、实时数据分析能力不足、AI应用落地门槛过高。加之技术人才短缺与预算限制,中小银行亟需高性价比、低门槛的解决方案。
中国金融传媒特聘高级专家、中国银行业协会原首席信息官高峰在报告解读中指出,政策引导、技术驱动与市场需求三力合一,把银行业推进国产升级“深水区”。城商行步伐明显快于农商行,核心系统“选分布式、用一体化”已是行业共识。他强调,当下,金融业正面临着国产升级加速推进与AI全面迸发的双重浪潮,一体化数据库作为承载金融业务与数据智能的核心底座,战略地位愈发凸显。
OceanBase CEO杨冰表示,在AI时代,金融业务正从TB级迈向PB/EB级,业务场景从单一TP或AP转向“实时交易+实时分析+AI推理”融合,并提出降本增效、架构简化及数据安全等要求。一体化数据库将“单机与分布式、TP与AP、多模数据与AI能力”深度整合,恰好契合这一痛点,成为当前最优选。
如何解决众多中小银行的个性化需求?杨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小银行本身业务虽然是不一样的,但是抽象成底下对数据库的要求,我们已经做了一次抽象,就是关键业务负载、实时分析、AI,在这三个方向上,可以用不同的形态解决,或者说都放到一个库里面去解决。
《报告》总结了数据库未来四大趋势:一体化数据库成核心方向;AI与数据库深度协同推动智能化管理与多模融合;数据库将突破算力瓶颈进化为“算力引擎”;未来5-10年将诞生2-3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数据库厂商登上世界舞台。
“2025年,全球及我国数据库企业数量有所收敛。截至2025年6月,我国数据库企业数量为103家。预计未来数据库企业数量将缩减到个位数。随着中国国力及科技实力显著提升,OceanBase 海扬数据库等国产数据库厂商将在性能、生态与品牌三大维度形成国际竞争力,代表中国数据库产业站上世界主舞台。”《报告》指出。
“也许现在对我们来说,需要全球最顶尖科技人才的投入和资源投入,但是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没关系,我把它当作长期的投入。因为国家给了最好的时间窗口和机会,让我能够具备全球顶尖的竞争力,场景对于打磨一个科技产品最重要,这是第一趴我们在做,我们继续做。我们的出路在做这些竞争力的同时卷出去,世界那么大,我觉得可能要到全球去卷。”杨冰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既然要成为全球化的企业也要具备全球化的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