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紧急提示:警惕“稳定币”成为非法集资、诈骗的“幌子”
财联社 7 月 15 日讯,临近香港《稳定币条例》8 月 1 日的生效日," 稳定币 " 概念不断升温,成了各方目光聚焦的焦点。然而在市场陷入狂欢之际,不法分子利用 " 稳定币 " 大做文章的非法活动也已开始冒头。对此,多地监管机构接连发布风险提示,直指这一新兴概念正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工具。
7 月 14 日,浙江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关于警惕以稳定币等名义从事非法金融活动的风险提示》称,近期,以稳定币、数字藏品、RWA(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等为代表的相关概念受到市场广泛关注。一些不法机构假借 " 金融创新 "" 数字货币 "" 数字资产 "" 区块链技术 " 等名义,通过发行或炒作以上述新型概念为噱头的投资项目等方式吸收资金,承诺高额回报,诱导社会公众参与交易炒作,极易异化为非法金融活动,滋生非法集资、非法经营、诈骗、传销、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侵害公众合法利益,扰乱经济金融秩序。
浙江省金融局提示,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未经国家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不得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资,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请广大社会公众自觉抵制远离非法金融活动,不要盲目相信高额回报承诺,树立理性投资理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守护好 " 钱袋子 "。若发现相关机构以投资稳定币等名义从事非法集资行为,请及时向属地处置非法集资牵头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

进入 7 月以来,北京、深圳、苏州、重庆及宁夏等多地金融部门接连发布风险警示公告,着重强调 " 稳定币 " 正被违法分子利用,成为实施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犯罪活动的幌子,其潜在风险值得高度警惕。
7 月 7 日,深圳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责小组办公室也发布《关于警惕以稳定币等名义实施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称,一些不法机构以 " 金融创新 "" 数字资产 " 等为噱头,利用社会公众对稳定币等了解不足的特点,通过发行所谓 " 虚拟货币 "" 虚拟资产 "" 数字资产 " 等方式吸收资金,诱导社会公众参与交易炒作,扰乱经济金融秩序,滋生非法集资、赌博、诈骗、传销、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社会公众财产安全。
深圳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责小组办公室表示,上述不法机构未经国家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不具有公开吸收公众存款的资质。该类机构利用稳定币等新概念进行炒作,编造所谓的 " 虚拟货币 "" 虚拟资产 "" 数字资产 " 等投资项目,公开虚假宣传并吸收公众资金,滋生非法集资、赌博、诈骗、传销、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规定,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资,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请广大群众增强理性投资意识,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乱坠的承诺,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切实提高风险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7 月 9 日,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发文称,通过发行或炒作所谓 " 虚拟货币 "" 数字资产 "" 稳定币投资项目 " 等方式,承诺高额回报,诱导公众投入资金参与交易炒作,具有显著的非法集资风险特征:
一是资质缺失。这些机构或个人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批准或备案,不具备面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销售理财产品或发行证券的合法资质。
二是概念包装。利用 " 稳定币 "" 去中心化金融(DeFi)""Web3.0" 等新兴、复杂概念进行包装和炒作,故意制造信息不对称,迷惑投资者。
三是虚假承诺。普遍存在夸大宣传、虚假承诺,如 " 稳赚不赔 "" 高额固定收益 "" 保本付息 " 等,利用公众追求高收益的心理。
四是资金池运作。其运作模式往往依赖于吸收新投资者的资金来维持运转或支付前期投资者的收益,一旦资金链断裂或项目方跑路,投资者将面临本金无法收回的巨大风险。
五是风险外溢。此类活动极易演变为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经济金融秩序,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损害社会诚信基础。
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郑重提示并呼吁广大消费者:务必认清本质,高度警惕任何承诺高额回报、保本付息的投资项目,牢记 " 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 "。

7 月 11 日," 苏州金融 " 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警惕以 " 稳定币 " 等为名开展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提示,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通过互联网向我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活动存在法律风险。
未经国家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的机构,不具有公开吸收公众存款的资质。编造所谓的 " 虚拟货币 "" 虚拟资产 "" 数字资产 " 等投资项目,公开宣传并吸收公众资金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非法集资中获取经济利益;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

7 月 11 日,重庆打非微信公众号发布《权威发布|关于警惕以稳定币等名义实施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文章称,近日稳定币爆火出圈,飞快蹿红。市场热度飙升的同时,也催生不少乱象。一些不法机构借势开启新一轮非法营销炒作 " 吸金 "。随后转发了深圳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责小组办公室发布文章,呼吁消费者警惕以稳定币等名义实施非法集资的风险。

7 月 11 日,宁夏防非打非办微信公众号发布《风险提示|非法集资犯罪又 " 翻新 "?擦亮双眼快看》文章称,面对 " 互联网金融 "" 电子金融 "" 数字金融 " 等新兴业态的热潮,一些不法分子打着 " 区块链 "" 虚拟币 "" 云养殖 "" 金融茶 " 等旗号,涉嫌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短时间内卷款跑路,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这类诈骗利用人们对新兴经济形态的好奇心和追逐潮流的心态,以看似前沿的投资项目为饵,实则编织一场空洞无物的财富幻象。呼吁广大消费者,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高息 " 理财 ",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