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2025 2026

“暑期安全提醒”打卡,真能守护学生暑期安全?

销声匿迹很长时间的暑期安全打卡又 " 重现江湖 "。据澎湃新闻 7 月 31 日报道,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元江县)今年暑期要求学生家长每日必须在手机上完成两次 " 暑期安全提醒 " 打卡,未按时打卡的学生不仅会被老师在班级群直接点名,还会面临老师的电话催促。目前,这项规定让不少家长反感,老师也对此不胜其烦。

针对家长和老师提出的质疑,元江县教育体育局工作人员解释道:" 安全打卡是工作需要,不会增加负担,每天只是打两次卡,动动手指头的事,目的是把学生管好。" 但笔者想问,此举真能管好学生吗?想必参与此事的人心里都有否定的答案。进一步讲,这种 " 为了学生好 " 的 " 工作需要 " 本应得到广大家长、老师的支持,为何会适得其反?是不是此项工作的方式方法存在形式主义?元江县教体局有没有相关改进举措?

不可否认,学生暑期的安全,确实很重要,关乎教育部门责任、学校发展、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但家长每日打了两次卡,他们的孩子就真的安全了?元江县教体局未免 " 太自信 "。虽然元江县暑期安全打卡的流程确实简单,但这种 " 见屏不见人 " 且内容空洞重复的安全打卡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有多少?正如当地老师所言,打卡不仅增加了家长、老师的负担,实际上也无法真正保障学生的安全,并不是现在打卡了,学生就百分之一百不会出现安全问题。更让人伤感的是,一些农村地区家长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完成安全打卡操作,产生了自卑自责的心理。

值得注意的是,元江县安全打卡要求是从今年暑假开始的,去年并未实行。玉溪市教体局工作人员表示,开展这项工作的背景是今年暑期以来云南省的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但事实上,今年 7 月,教育部办公厅曾对外发布 " 关于做好 2025 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的通知 ",提醒各地教育部门开展暑期安全工作应避免频繁打卡等形式主义做法。很显然,元江县落实学生暑期安全工作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元江县此举是 " 明知故犯 ",需立即停止,在充分征求家长、老师意见建议基础上,用各方可接受的方法促进学生暑期安全。

学生快乐过暑期,安全确实不能 " 放假 "。平心而论,维护学生暑期安全的工作,不是 " 我做了 " 就万事大吉了,要看受众是否高兴、做的过程实不实、成效好不好。毕竟,世上没有谁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没有实际作用和意义的事情上。总而言之,个别教育部门与其用形式主义开展学生安全工作,还不如积极引导和监督学校平时抓好学生安全教育,比如线上收听收看反面典型案例,线下举办以安全为主题的讲座、演练、签名和征文,让学生对自身安全真正入脑入心,知道什么活动安全、什么活动危险,做到严于律己、言行一致。

希望今后不再出现暑期安全打卡是 " 工作需要 " 的言论了,也期待各地教育部门抓学生安全工作出现更多公众认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潘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