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保过”顶尖券商?校招季券商“小黑工”付费实习内推热度再起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 8 月 13 日讯(记者 王婉莹)校招季、假期实习,求职心切的学子们早早广泛撒网希望谋得一份不错的实习或正式岗位,殊不知,自己也成为付费实习内推、有偿面试辅导等诈骗陷阱的目标 " 猎物 "。
蓝鲸新闻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社交平台上的付费实习内推、有偿面试辅导等骗局热度又起,不少帖子直言无经验也能 " 保过 " 摩根士丹利、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等头部券商实习岗位,远程实习三个月时间 7000 元,线下实地实习三个月收费 3 万,机构的金字招牌成为中介叫价的底气。
从记者拿到的机构服务流程介绍来看,相关产业链已然十分成熟。但在采访交流中,律师表示,所谓的 " 协议 "" 合同 " 在法律效力上要打问号,而协议中被刻意模糊的 " 协助申请 " 等条款,实为中介规避责任的文字游戏,后续维权成本高。再者,部分所谓的实习,在券商的系统中可能查不到记录,一旦实习造假暴露,还可能给自己的简历造成 " 污点 "。
头部券商万元 " 保过 "
如何借助第三方力量 " 拿到 " 一个 offer?记者以零实习经验的金融专业学生身份在社交平台咨询了多个自称 " 头部券商内部人士 " 或 " 资深业内人士 " 的账号,对方均直言 " 需要付费 ",并引导添加联系方式进一步沟通,简单确认背景后,便承诺会根据履历背景情况匹配 3-5 个岗位供参考选择。
有中介向记者出示该公司的服务流程,看似十分完善,包括学员意向沟通,学员简历筛选;确定实习岗位、入职时间、可实习时长;签署正式内推服务协议;安排电话或现场面试,通知入职;拿到 offer,缴纳尾款;再到离职前一周,出具推荐信。

(图片来源:中介机构提供)
多家机构提供的实习内推分为线上与线下两种,价差较大。在某中介提供的选项中,线下实习价格最高,明码标价 1 个月 12800 元,2 个月 19800 元,3 个月 25800 元,其卖点在于可出具实习证明、推荐信并配合背调。
记者实测,小红书平台上 " 求职学姐小 y" 报价远程实习 7 千元起,实地实习则高达 1.8 万元起;另一位 "lvy 带你拿 offer" 线上收费 9 千元至 1.6 万元,线下收费 1.7 万元至 3 万元。
对于实习方式的价差,中介解释称其所提供的远程实习分两类:一类是含金量较低的远程非正式实习,该中介表示,这种实习时间相对短一些,一般一个月,最终收获没有盖章的实习证明,提供推荐信,适合低年级学生,价格相对较低;另一类是远程正式实习,价格与线下看齐,提供实习证明和推荐信,可用于全球硕士申请及求职简历。有中介坚称," 无论远程非正式实习、远程正式还是线下实习,工作内容没有任何区别,线下避免不了需要给导师做点其他的事情,线上实习只是不能和导师同事面对面交流。"
尽管记者表示自己毫无相关经验优势,多家机构仍承诺可 "100% 保 offer",且提供的备选实习公司清一色为高盛、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海通证券、招商证券等知名金融机构,岗位涉及投行、研究所、量化等核心岗位。
而带有诱骗性质的中介,还会伪造与券商 " 合作 " 的协议,或在朋友圈展示所谓 " 成功案例 ",诱导求职者付费。

(图片来源:记者与中介机构聊天记录)

(图片来源:中介机构资料)
其中一家中介机构向记者表示,其所推荐的几个岗位都是企业合作的实习,直接对接到项目组,走内部推荐渠道,可以省掉网申跟笔试的环节直接单面,审核完简历,就能安排面试,至下发 offer 流程仅需 1-2 周。
但在券商内部人士看来," 这是完全不可能的,现在合规要求很严格。"
记者实测,一家名为初朴教育的 " 留学生一站式求职服务平台 ",致力于提供 " 以结果导向性的保 offer 的求职内推服务 "。在进一步确认意向后,该公司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券商实地实习内推服务协议。协议内容显示,受托方乙方向委托方甲方学员提供实习岗位推荐服务,甲方学员将本着积极主动的原则,接受乙方提供的实习岗位推荐服务,并在乙方的协助下顺利进入实习岗位。
在协议中,涉及机构包括国泰海通证券、招商证券、兴业证券、申万宏源证券、民生证券,岗位指向投行实习生 / 行研实习生,实习期结束后,提供实习证明、推荐信、配合背调。甲方向乙方支付的实习服务费为 22000 元,前期支付定金 5000 元,拿到实习 offer 后支付尾款 17000 元。

(图片来源:中介机构提供合同)
协议明确,乙方为甲方学员提供实习岗位推荐服务,乙方需协助甲方学员申请一份实地实习机会,如在约定时间内推失败,则乙方在三个工作日内退还甲方全部内推费用。
然而,这份看似 " 稳妥 " 协议却暗藏玄机。有律师向记者表示," 付费的实习岗位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其合同的效力自始无效。" 其认为,且仅就合同内容来看也存在争议,协议措辞均为 " 协助申请 " 之类,且未承诺能百分百争取到相关岗位,机构方存在规避风险的行为,若在实际司法判断中还需更多的事实细节和证据佐证。
据天眼查信息,南京初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24 年 9 月,参保人数显示为 0 人,吴晶晶为公司法人及执行董事,持股比例 90%,另一股东殷子杰持股 10%,担任公司监事。综合情况来看,公司资质实力存疑。
有律师对记者指出," 市面上很多这种灰产第三方平台都是无资质或者空壳公司,一旦付费后,往往面临服务无法兑现、退款困难等问题。即便想要维权,也常常陷入投诉无门的困境。"
实习真假难 " 证明 "
花钱换实习,那么换来的是 " 真实习 " 吗?答案是未必。
眼下,部分不法分子往往借机以提供面试、实习机会为幌子,导致少数求职心切的学生遭受财力与精力损失。
一位前券商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第三方机构表示所能提供的岗位真实性存疑," 比如摩根士丹利的岗位就可能是虚假的,据我所知外资行基本没有线上实习一说,并且非常难进。"
也有业内人士进一步向记者指出,中介所提供的岗位多为部门私下招募的 " 人事备案岗 "(俗称 " 小黑工 ")," 即学生实习信息不会录入公司系统,无正式合同。" 目前市面上涉及上述提及的两种远程办公,最终能交付的材料更多是电子证明或者手签实习证明,而非正规纸质鲜章的实习证明。
该人士直言," 中介往往承诺‘支持背调’,但机构系统很可能查不到记录。一旦被应聘企业核查,甚至可能直接拉黑简历。之前也有因被留学校方核查出实习经历有问题而被遣返的案例。" 而更早前,市面上还存在部分中介与业务团队私下分成的情况," 学生付费买经历,团队获得免费劳力,中介赚取数万元佣金,而学生却需要面对未知的职业风险。"
律师分析," 不法中介利用学生不敢声张的心理,‘退款承诺’实际难以兑现。若中介在学生未知的情况下,向企业提供了不实简历信息,在后续背调过程中,学生或面临因造假简历而取消实习资格或者工作机会的风险。"
事实上,对于付费实习内推等情况,券商也公开提示风险。近日,中信证券就进了关于付费内推、有偿面试辅导等骗局的重要提示,表示公司从未与任何第三方机构或个人合作进行所谓的内推简历合作关系服务,不存在 " 保过 "" 留用 "" 付费内推 "" 付费实习 " 等情况。中信建投证券也对外表示,公司未与任何其他第三方建立任何形式的内推简历合作关系。

(图片来源:中信证券公众号)
" 目前,付费内推、有偿面试辅导游走于法规的灰色地带。其行为可能构成合同诈骗或商业贿赂,但因维权成本高、内部自查难度较大以及声誉顾虑等,难以追究中介的法律责任,这也使得付费实习灰色产业更为肆虐。" 律师补充道。这也需要市场、机构持续提示风险、求职者擦亮眼睛,从官方正规渠道应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