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核心商圈排队两小时,“发光江西菜”俘获年轻的心
说起江西菜,很多人联想到的是开遍全国各地的“江西小炒”,食材新鲜、现炒现做、锅气十足、香辣可口……“好吃不贵,市井烟火”的亲民形象深入人心。
殊不知,今年以来,在上海、杭州、南京等一二线城市的商圈,不少江西菜馆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龙,一等就是两个小时。店内,高颜值的摆盘随处可见,江西符号悄然嵌入每一个角落,场景沉浸式铺展——吃一顿饭,俨然成了一场对江西文化的多感官体验。没错,这就是备受年轻人追捧的江西“漂亮饭”。
别致食材,野趣氛围,赣菜此番转型“漂亮饭”,口味和体验值直接“拉满”。赣菜是如何做到的呢?跟随记者的采访,一起探寻。

“小江溪”引发排队潮(图片来源于南昌小江溪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颜值“爆改”
从“下饭菜”到“发光体”
这段时间,“江西菜变身‘漂亮饭’”的话题在各大社交媒体出圈了。话题的中心,就是今年以来在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多点开花的“漂亮饭”江西菜品牌。
“漂亮饭”,顾名思义,指的是那些外观精美、味道诱人,能吸引食客打卡分享的美食。
在Z世代掌握消费话语权的当下,曾经以“下饭”“平价”为标签的江西菜,正换上“漂亮饭”的新衣,在年轻人中掀起热潮——
起步于无锡的“胡恰”,精准锚定景德镇文化,成立仅半年,就在无锡、上海、杭州、南京四城开四店,半年内小红书相关笔记达4万多篇。
2024年创立的“野山桐”,在上海徐汇、静安寺开设两店,高峰期等位时间长达90分钟。
在上海、石家庄、武汉、九江、宜昌等城市,爆火的还有“杨有喜”“雀公子”“庐南山”“荷花垄”等赣菜品牌。
靠着高颜值摆盘、江西地域符号和沉浸式场景,在这些江西菜馆吃一顿饭,俨然成了一场对江西文化的沉浸式体验。
前不久,23岁的白领黄珊光顾了武汉江汉区一家主打“景德江西菜”的“漂亮饭”餐厅。
一进门,她就被氛围感十足的环境吸引了:“满墙景德镇陶瓷艺术品,连吊灯都是青花瓷样式,还有专门摆放绿植香料的盆栽区,吃饭像在逛博物馆,每一处都能轻松‘出片’。”
排队两小时后,黄珊终于等到了这顿大餐:荷包蛋烧牛腩、意面油浸鱼、皮蛋肉饼汤,还有摆盘精致、色泽诱人的南昌白糖糕,再加上印着手绘江西元素的菜单,还没尝就先让眼睛“吃了个饱”。
“人均70元到100元,确实不便宜,就当犒劳自己。”黄珊说。
用餐前,她拿出手机连连拍照,并精心挑选九张照片发在朋友圈,配文:“在武汉,吃了一顿会发光的江西菜。”
黄珊的经历,正是“漂亮饭”江西菜俘获年轻人的真实写照。
体验升华
从品味道到赏文化
“漂亮饭”为何能匹配江西菜?
其实,两者的结合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
“江西菜的特质和流量、市场蓝海,以及地域文化基因,让它成为‘漂亮饭’寻找新风口的理想载体。”江西省赣菜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贺华平表示。
据介绍,自“江西小炒”出圈后,江西菜的流量一直居高不下,仅抖音单平台,“江西小炒”的话题量就达到39亿。
另外,贺华平认为,如今的餐饮江湖,辣味是绝对的流量密码,尤受年轻人青睐。
据有关研究机构发布的《2025辣味休闲食品行业报告》,辣味休闲食品到2026年的市场规模增速将高于休闲食品行业整体增速,年复合增长率达9.6%,足见年轻人有多爱吃辣。
较之其他菜系,江西菜的“香辣”更具包容性,余干椒、萍乡椒、樟树椒特色各不相同,这种“多层次的辣”易形成丰富的味觉组合,为颜值改造预留了风味创新空间。
从市场看,江西菜也是“潜力股”。
贺华平坦言,传统“江西小炒”多是夫妻店,省外的人均消费集中在四五十元,品牌化、高端化程度偏低。不过,正是这种“价格洼地”状态,让“漂亮饭”看到了升级空间——
通过环境美化、文化深化、视觉优化,快速打破刻板印象,实现溢价突破。
而且,“相较其他菜系的头部品牌林立,江西菜的‘漂亮饭’赛道仍是蓝海,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品牌,有利于抢占先机,借助新鲜感快速引流。”贺华平说。
江西的文化资源也为“漂亮饭”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
例如,“胡恰”把明厨明档做成景德镇“瓷窑”,“雀公子”将稻田意象和丹霞地貌融入空间;此外,茶文化、弋阳腔、“临川四梦”戏曲等人文符号亦可加入餐具选择、菜单设计甚至服务流程中,让“漂亮”不止于表面,更有文化纵深。
产业跃迁
从“网红”流量到“长红”留量
“赣菜以‘漂亮饭’出圈是件好事。”贺华平对记者说,“以往,我们可能更注重食材、口味,在美学方面没有那么重视,品牌意识、规模效应也有待提高,现在正好借这股东风,拥抱年轻业态,在互相借鉴中提升自己。”
部分江西本土餐饮企业的动作印证了贺华平的说法。江西春天来了餐饮集团,今年推出“啄春泥”新品牌,首店落子南京。“小江溪”等“江西小炒”品牌也借势升级,推出了“山野江西菜”新店型。
南昌小江溪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伟声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江西小炒”的核心竞争力在平价和接地气,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拒绝变化。
“顾客想体验什么,我们就供给什么,总之,跟着市场走。”李伟声说。
2024年底以来,“小江溪”进驻了无锡、西安、郑州等城市,迅速完成全国70家门店布局,不少门店自开业起就有许多顾客在排队。
“‘江西小炒’负责刚需,‘山野江西菜’负责社交。”正如李伟声所言,“山野江西菜”不仅契合审美需求,亦可深耕地域特色,有望成为江西文化和农产品的有力“代言人”。
据悉,“小江溪”曾在门店举办背诵《滕王阁序》免单、挑战江西菜特辑等一系列活动,还计划与省内优质农产品联动,专门推介赣南脐橙等江西土特产。“但不能忘记一点:无论菜品的形态如何变化,最终都要回到口味和食材上,这才是江西菜的立足之本。”贺华平说。
早在2022年,江西省商务厅发起组建的中国赣菜品牌推广中心就已挂牌。赣菜走出去有了自己的组合拳:线上线下融合传播扩大影响力;“产学研”推动食材、技艺创新;搭建餐饮企业与省内优质食材供应链。随之而来的是走出去的各类赣菜赛事、文化节、评选……
江西省政府今年2月印发《江西省提振消费行动方案》,明确将持续推广赣菜(“江西小炒”)品牌,力争今年实现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0%的目标。据江西2025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江西餐饮收入240.2亿元,同比增长10.8%,已然超过既定计划,势头强劲。
赣菜发展路径日益清晰——以“漂亮饭”“江西小炒”等现象级热点为契机,持续引爆消费热度,实现从短期出圈到持久“长红”的转变,最终完成从借势流量到自主造势的跃升。
原标题《一线城市核心商圈排队两小时 “发光江西菜”俘获年轻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