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 | “上海胶”价格直挂日本市场,给上期所国际化带来什么
2025年9月10日,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燃料油、石油沥青和纸浆期权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正式挂牌交易。同日起,石油沥青期货以及燃料油、石油沥青和纸浆期权纳入合格境外投资者(QFI)交易范围。上期所理事长田向阳表示,作为全球首个文化用纸金融衍生品,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的推出,是我国期货市场支持造纸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里程碑,也是提升浆纸产业链风险管理水平的又一关键举措。同时,燃料油、石油沥青和纸浆期权上市,并与石油沥青期货同步向合格境外投资者开放,是上期所持续完善产品体系、加快推进成熟期货品种期权全覆盖、助力推进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具体行动。

2025年9月10日,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燃料油、石油沥青和纸浆期权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正式挂牌交易。上期所供图
上海期货交易所成立于1999年,受中国证监会集中统一监管。目前,上期所(含上期能源)已上市铜、铝、锌、铅、锡、镍、黄金、白银、原油、燃料油、石油沥青、天然橡胶、纸浆、集运指数(欧线)胶版印刷纸等18个期权品种。其中,原油、低硫燃料油、20号胶、国际铜、集运指数(欧线)等5个期货品种和原油期权直接对境外投资者开放,铜、黄金、原油等32个期货、期权品种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包括QFII、RQFII,以下简称QFI)参与交易。上期所境外客户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产业链境内外上下游公司、跨国贸易公司、投资银行、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中的标杆性企业。


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大厅。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图
9月12日上午,由中宣部组织的“活力中国调研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上海期货交易所,了解上期所在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方面的新试点、新探索和取得的进展成果。
“上海胶”价格直挂日本市场
天然橡胶是汽车、航空等制造业的重要原料,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全球产业链稳定,而中日两国是天然橡胶的主要消费国和贸易国。今年1月,上期所将天然橡胶期货交割结算价授权给日本大阪交易所。5月,日本大阪交易所(以下简称“OSE”)正式挂牌上市“上海天然橡胶期货”合约。

上海期货交易所展示的原20号胶、合成橡胶期货样品。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图
谈及此次授权的意义和作用,上期所商品二部高级经理高一铭表示,此次授权合作积极响应实体产业对风险管理的迫切需求,以期货市场价格、规则输出为中国产业“走出去”等全球客户提供定价基准和风险对冲工具。上期所与OSE在中国、日本、新加坡、泰国多地联合调研国际橡胶市场意见,并就合约设计、风险防控、数据传输等关键业务全面论证分析。其作用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创新价格输出机制,实现人民币直挂。本次授权合约直接引用上期所天然橡胶期货交割结算价的人民币价格作为OSE合约的交易点数,每点乘以100日元进行现金交割。此举省去汇率换算和税率扣减,为全球产业链和投资者提供价格透明、交易便捷的风险管理工具,实现我国期货市场价格以人民币报价直接输出至境外市场;其次是深化国际合作,提升市场国际化水平。此次合作是中日两国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实践,为构建开放融合的亚太金融市场注入新动能。
实践效果也证明了这一点。“上海天然橡胶期货”合约自今年5月26日在OSE上市以来,截至8月底,累计成交4705手,日均持仓量570手,单日最高成交量1126手,单日最高持仓量1131手,其价格与上期所天然橡胶期货合约收盘价相关性超98%。根据国际期货业协会(FIA)2025年7月数据,授权合约月成交量1713手,月末持仓量852手,在全球23个农产品外挂合约中均排名第8,丰富了“中国价格、全球交易”的应用场景。
在高一铭看来,“人民币定价+日元结算”模式既保留了人民币价格的核心定价地位,又避免境外投资者直接持有人民币的汇率波动,有助于提升“人民币胶价”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贸易中采用人民币计价的接受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同时,“上海胶”价格直挂日本市场,为全球橡胶产业提供了更加多元、高效的定价和风险管理工具,提升了两国市场服务全球实体经济的能力。目前,已有来自新加坡的橡胶产业客户参与交易。此次合作是中国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务实举措,通过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模式,共同增强亚太地区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中的服务功能和影响力,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优质的定价基准和风险管理服务。

上海期货交易所展示的原油期货样品。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图
上期所境外参与者数量每年呈两位数增长
“目前,上期所境外参与者来自六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量每年呈两位数增长。2024年末,上期所特定品种路径下的境外客户数量同比增长约两成,QFI客户数量同比增长约六成。”上期所国际合作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高级经理周瑜告诉记者,原油期货作为上期所国际化品种的先驱,境外参与程度持续提升。去年,上海原油期货境外客户日均成交占比超两成,日均持仓占比近四成;市场参与者结构日益完善,法人客户日均成交占比超四成,日均持仓占比超七成,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货市场,规模仅次于Brent、WTI原油期货。
随着价格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上期所的国际认可度也持续提升。周瑜举例说,该所的原油、国际铜、20号胶等期货品种被境内外企业运用于套期保值、国际现货贸易定价。现货市场采用20号胶定价的合同贸易执行量约占跨境贸易量三成以上,境内外排名前列的天然橡胶生产企业均采用上海20号胶期货作为跨境贸易定价基准;此外,上期所联合浙江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陆续推出了以燃料油期货、低硫燃料油期货结算价为基准的舟山和上海保税船供报价,以及舟山价格窗口系统供双方直接以报价签订现货贸易合同,自发布以来,始终与当地市场实际成交价、境内外现货参考价保持高度相关;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还对应上海原油期货收盘时间,推出WTI原油期货的“上海日中交易参考价”并配套日中参考价交易机制,体现了国际市场对于上海原油期货的认可。
澎湃新闻在采访中获悉,为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水平,上期所今年5月27日发布《关于就上海期货交易所业务规则国际化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为今后在符合条件的商品期货期权品种上引入境外特殊参与者、境外中介机构和境外客户参与上期所品种奠定了制度规则基础。7月8日,上期所在结合自身发展需要与市场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又正式发布业务规则国际化版本。此举旨在构建一套与上期所平台国际化相适应的制度体系,为未来在符合条件的商品期货期权品种上引入境外特殊参与者、境外中介机构和境外客户筑牢制度根基,助力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