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航三季度营收降28%:亏损扩大七成,称明年将迎来商业化爆发

低空整机巨头亿航智能三季度业绩受客户付款节奏影响,管理层称明年将是eVTOL商业化爆发的一年。

11月26日美股盘前,城市空中交通(UAM)科技企业亿航智能(Nasdaq:EH)公布了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第三季度亿航实现营收9247.2万元,据计算同比下滑27.8%。对比2024年第三季度的收入为1.281亿元、2025年第二季度的收入为1.472亿元。

第三季度亿航经营亏损为9171.8万元,据计算亏损同比扩大67.5%;净亏损为8211.2万元,同比扩大70.6%;归母净亏损为8215.6万元,同比扩大71%。第三季度毛利率为60.8%,上年同期为61.2%,同年上季度为62.6%。

前三季度来看,亿航实现营收2.66亿元,同比下滑9%。净利润为2.42亿元,同比增31.9%;归母净利润为2.41亿元,同比增31.77%。

截至11月26日收盘,亿航涨1.49%至13.63美元/股,今年年初至今股价跌13.43%。

管理层回应三季度收入及毛利率下滑

财报指出,三季度收入下滑主要原因是EH216系列产品的销量下降。第三季度交付42台无人驾驶eVTOL,包括41架EH216系列产品以及首架VT35。需要注意的是,对比2024年第三季度EH216系列交付量为63架,2025年第二季度为68架。

去年4月,亿航的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已获得了全球首个载人eVTOL产品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生产许可证(PC)。今年10月,亿航智能发布新一代长航程复合翼无人驾驶航空器VT35,VT35主要针对城市间、跨海岛、山区连接等中长距离应用场景,与专注于城市内短途空中交通的EH216-S形成互补。

财报指出,VT35自今年3月起已正式进入中国民航局TC审定程序,稳步推进中。亿航已收到来自安徽、浙江及海南客户的VT35产品采购订单,单机售价为650万元,并已于第三季度开启交付。

亿航智能首席运营官王钊在电话会上回应称,本季度收入和交付量环比和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部分客户付款节奏影响,部分客户的销售协议在三季度签署,但货款未能在三季度支付,导致原本应在三季度交付的部分订单,因付款延迟未能计入三季度收入,目前这部分订单中的30家已经完成了付款,将体现在第四季度的收入中。

对于三季度毛利率小幅下滑,亿航首席财务官杨嘉宏在电话会上回应称,主要由于有部分大客户批量复购,也有部分是代理商销售,因此在价格方面有些许折扣,对毛利率有部分影响。未来随着亿航产品结构优化,包括编队表演无人机的销售,消防机和物流机等收入占比的提升,也持续影响毛利率的变化。但从长期来看,预计毛利率将维持在60%的水平。

杨嘉宏在电话会上还介绍,第三季度亿航按市价发行(ATM)总共累计融资共计1000万美元,资金主要用于新一代技术和产品研发、产能扩充、团队扩张、新总部建立,商业运营以及其他公司日常经营所需,公司的资金准备依然充足。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短期存款及短期投资余额为11.267亿元。

国内商业化进程提速,推动收入多元化

财报指出,亿航智能已准备好启动商业化运营,计划于12月以预约制逐步开启eVTOL飞行服务。与此同时,获得OC证的运营商正在推进A-B航线验证试飞工作。亿航持续为全国范围内已交付eVTOL产品的客户提供常态化飞行保障。此外,票务系统建设方面,“亿航智行”票务系统内测版已上线,公司员工可通过该系统线上预约体验飞行,为未来公开在线售票服务做准备。

自今年3月获得运营合格证以来,亿航的全资子公司亿航通航与合翼航空两家持证运营主体持续开展试运营。在推进商业化的关键阶段,亿航智能正在推进构建一套标准化、可快速复制的运营闭环体系。

近年来,亿航智能已实现产品矩阵的多元化布局。除了载人业务外,亿航也在布局非载人业务,包括消防应急、物流、城市巡检,编队无人机表演等方面。

亿航智能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胡华智在电话会上介绍,亿航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编队无人机GD4.0在三季度实现量产,并投入商业化使用。亿航还持续开发EH216系列的新版消防机、VT系列物流机以及倾转旋翼版本,为未来多元化的商业应用做准备。同时亿航与长安汽车的合资公司亿安智航已正式设立,双方团队将联合开展下一代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进一步增强产业协同能力与多元化产品线。

王钊在电话会上进一步介绍,目前GD4.0已获得3000架实际订单和超过1万架客户采购意向。销售编队无人机可以迅速实现研发投入的资金回笼并创造销售利润,同时可以进一步扩张编队表演市场,抢占更多市场份额,通过获得飞机维护和耗材销售的持续性收入,令收入结构更加多元化和稳定。

海外市场方面,亿航智能在全球市场采用“试点先行、稳步复制”的策略,通过创新性的监管沙盒模式推动商业落地。

电话会上,胡华智指出,目标明年年底在泰国能有100台EH216的交付,以泰国观光岛的交通的需求,未来泰国市场的规模跟潜力有望达到千架以上。此外,亿航与其他东南亚民航局以及客户都有深度的沟通,比如在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一旦在泰国开展商业化运行,相信在其他国家会有非常正面的促进作用,所带来的潜力是巨大的。”

管理层最后在电话会上还指出,“最近前一阵市场上有些分析师对亿航商业化的进展有一些误解,觉得亿航距离商业化还遥远,但实际上经过今年全年的运营准备,明年将是商业化爆发的一年,无论是在国内或是在国际市场,就将有非常重要的商业化的进展。”

财报指出,亿航仍维持全年约5亿元的收入指引。胡华智也指出,在以运营驱动销售的年度策略下,亿航主动优化交付节奏,把资源优先投入于协助现有客户推进常态化运营,以构建可持续的商业化运营能力。虽然交付量阶段性放缓,但新增订单保持强劲增长,订单储备持续提升,相信这一策略将推动公司实现更健康更可持续的长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