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2025 2026

烽火长歌,青春使命,上海市青少年隆重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8月28日下午,上海宝山文化馆内气氛庄严、座无虚席。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联合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委网信办、市教卫工作党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体育局、市高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团市委、市妇联、市妇儿工委办、市关工委主办的“烽火长歌”上海市青少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活动在此隆重举行。

来自全市各中小学的青少年代表、教师代表及各界群众代表齐聚一堂,通过艺术与叙事交融的沉浸式体验,共同回顾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致敬英雄、铭记历史、展望未来。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活动主办方了解到,为确保抗战历史呈现的严谨性与科学性,本次活动所有内容均经党史研究部门和相关纪念馆审核,主办方与导演团队多次深入淞沪抗战纪念馆等进行调研学习。此外,一大纪念馆、龙华烈士纪念馆、国歌展示馆、四行仓库纪念馆等多家单位作为支持单位应邀深度参与,不仅对活动台本提出审核意见,更为节目内容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故事与珍贵资料,切实保障了历史叙事的真实与庄重。

整场活动以习近平总书记7月7日在山西考察时对青少年的寄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孩子们要争做民族的脊梁,一定要把我们国家建得更加强盛。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未来是属于你们的。希望你们好好努力、奋发图强,做一个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为开篇,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线,通过三大篇章、十余个节目,融合艺术、影像与情景叙事,完成了一场跨越八十年的青春对话。青年钢琴家孙颖迪与上海爱乐乐团激昂奏响的《保卫黄河》琴声铿锵,乐声澎湃,第四乐章《保卫黄河》以排山倒海之势,再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中奋起抗争的壮阔画卷,为活动奠定了慷慨昂扬的主基调。

铭记,让历史的星火照亮前行的长路。

第一篇章《暗夜星火》聚焦民族危亡时刻的坚守与希望。主持人以深沉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述,将观众带回到八十多年前的中国——“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卢沟桥枪声骤起、四行仓库八百壮士死守……上海,这座东方明珠,也曾是硝烟弥漫的战场。

视频《暗夜沉沦 英勇抗战》通过历史影像与旁白交织,刻画出“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现实。

上海青春舞蹈团带来的《青春·祭》,以现代舞形式诠释战火中年轻生命的凋零与不朽。动作刚柔并济,情感真挚浓烈。舞至终章,背景屏中烈士们的影像渐化为桃花,随风飘散,象征精神不灭、山河焕新。

尤为动容的是情景故事《母亲》。讲述人方舟借邓玉芬、姜妈妈两位英雄母亲的事迹,折射出千万中国母亲在家国危难时的无私与大爱。她们送子参军、默默守望,以最朴素的行为诠释“没有国,何来家”的深刻含义。

歌曲联唱《松花江上》《长城谣》由青年歌唱家余笛领唱,宝山区青少年合唱团与保利大剧院童声合唱团共同完成。歌声中,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做出牺牲的英雄形象依次呈现,台下许多观众眼含热泪,情不自禁轻声跟唱,掌声经久不息。

传承,让精神的力量跨越时空共鸣。

第二篇章《薪火永传》凸显抗战的力量与精神的传承。小荧星艺术团演绎的《烽火摇篮 童声战号》,再现了战争年代上海孩子们的勇敢与智慧。他们虽身处难民收容所,仍以童声吹响抗战的号角。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选段由朱洁静、王佳俊精彩呈现。他们以极具张力的肢体语言,再现了李白烈士夫妇在隐蔽战线中的坚定与牺牲。“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这段表演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情景朗诵《时代之声》由刘家祯与小荧星艺术团合作完成。通过跨越时空的对话,生动还原《义勇军进行曲》在上海诞生的历程——从田汉被捕、聂耳谱曲,到百代唱片录音、金城大戏院首映。国歌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跨越九十年、依然激励每一代中国人为民族复兴前进的号角。

现场发布了“培根铸魂 立德树人”主题视频。在《如愿》的温暖歌声中,借助AI复原技术,昔日战场变为今日繁华地标:淞沪战场成为滨江花园,四行仓库化作纪念馆,罗店镇立起教育基座。

“我咬紧牙齿在心里发誓:我们有一天一定要昂着头回到这个地方来。我们要在火场上辟出美丽的花园!”巴金先生在散文《火》中写下的誓言,如今已然实现。曾经的火场上鲜花盛开,少年们在新时代快乐成长。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第三篇章《华章新启》则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突出青少年在和平年代的使命与担当。

中福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带来的舞蹈《绽放的梦想》,以轻快昂扬的节奏,展现新时代少年儿童茁壮成长、心向光明的精神风貌。

活动还现场发布了“关爱守护 健康成长”主题视频,展现社会各界聚力“思政一体、以艺通心、爱国爱家、凝聚合力、关爱守护、以法之名”六大主题,致力于全方位、多层次护航青少年发展的工作成果。“新时代好少年”们的青春方阵,正在全社会的温暖守护中茁壮成长、阔步前行。

压轴环节的情景朗诵《继先辈之志,创明日辉煌》由“新时代好少年”代表与杨浦“少年说”宣讲团共同完成。

“你们用年轻的脊梁撑起了黑夜,我们才能站在光明里讲述你们的故事。”孩子们与历史中的少年隔空对话。

2025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徐嘉昊、陈俊涵等依次上台,发出“青春誓言”。“先烈们在空中用生命捍卫国土,让我深知今日纯净蓝天的来之不易,”徐嘉昊说,“我的梦想是驯服航空‘涡流’,用科技守护祖国的领空。这是我们对历史最好的回答。”陈俊涵表示:“抗战是以弱胜强、逆境突围。我在科技发明过程中常想到钱学森等先辈,科学没有硝烟,但一样需要勇气和坚持。我会从身边的创新做起,让祖国因科技更强大。”

最终,全体演员与观众共同高唱《歌唱祖国》。歌声嘹亮、情感澎湃,为整场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现场多位观众表示,整场演出感人至深、激荡人心,不仅重温了历史,更感受到青少年一代的使命与担当。一位带女儿前来观看的父亲说:“这样的活动很有教育意义,能让孩子们真正理解和平来之不易、奋斗不能止步。”

唯有铭记历史,才能避免悲剧重演;唯有居安思危,方能长治久安。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和“光荣之城”,正通过这样深刻而青春的表达,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

这场“烽火长歌”,不仅是一次纪念,更是一次动员,召唤新时代的青少年继承先辈之志,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