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拍照打卡能否为书店带来回头客?朵云书店:不到一半

近日,南京某连锁书店拆除门头并禁止“商拍”,引发热议。身处互联网时代,实体书店如何平衡“流量”效应与文化内容?为此,澎湃新闻采访了上海的网红书店品牌世纪朵云的总经理凌云,从朵云书院这些年的探索实践看实体书店的经营策略。

作为世纪出版集团旗下品牌,从开店之初,朵云书院旗下门店就选址上海的地标建筑,例如建在“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里的朵云书院·旗舰店、原东正教堂里的思南书局·诗歌店,以及松江广富林徽派建筑里的朵云书院·广富林店等。

“我们希望能够在上海本来已经形态多样的书店群落里面,快速地增加我们的辨识度,能够让读者早点看见我们”,凌云坦言,因此,在开店之初,他们将书店的场景设计视为流量的入口,通过这个入口,继续推进书店其他的多元业态。“我们的经营理念是‘空间换时间’,我们认为要具备给用户提供独特体验的空间,才会让读者愿意把时间花在我们的空间里。”

朵云书院·旗舰店

朵云书院·广富林店

凌云认为,随着书店的发展,在引流与维持书店的内容品质之间,需要平衡。“我们知道,更有持续性的竞争力还是在于书店内部的功能和业态,我们选择的图书、上架的文创、导入的各种文化活动,都会从内容上下功夫。”凌云指出。

另一方面,对于游客涌入书店拍照打卡的情况,朵云旗下书店会进行一些相应的提示和限制,例如有些客人带着专业摄影摄像设备进入书店,发出的动静可能会影响周围的读者,凌云说,这时店员会上前做一些提醒,如果只是安静打卡,一般不会去限制。“我们遇到过一些读者,一口气带了6到8套服装,带了一个专业的摄影团队,这种情况我们就会对他们进行劝退”,凌云直言。

在凌云看来,南京那家书店禁止商拍引发争议,原因在于几种不同立场之间的碰撞。

“有人认为书店就是一个安静的文化空间,也有人认为书店就应该纯粹地提供内容方面的功能;从用户这一方来讲,有些用户认为书店是公共空间,就像公园、大街、广场一样,所以他觉得自己可以在书店里摆造型、拍照片。”凌云认为,每个人有不同的立场,代表了自己的利益诉求。

从长期来看,拍照打卡能否为书店带来更多忠实的读者?根据凌云的观察,来书店打卡的客人中,大约有不到一半还会再来书店“二刷”,“当然我们也冷静地看到,有些读者就是冲着打卡,就像潮水一样,在这家店打卡后,马上去寻找下一个网红地点。”对于书店而言,朵云仍然以功能多元、业态复合作为定位,希望在走进书店的读者中,有更多的回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