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妙想天开》上映40周年,特里·吉列姆谈新片推进困难

今年有不少电影迎来上映40周年的纪念,足以说明40年前的1985年,着实是好电影不断涌现的电影大年。在日前落幕的第29届意大利翁布里亚电影节(Umbria Film Festival)上,84岁高龄的英国导演特里·吉列姆(Terry Gilliam)也受邀出席,参加了其1985年作品《妙想天开》(Brazil)的40周年纪念放映,还担任了该电影节的荣誉主席一职。

特里·吉列姆

《妙想天开》的片名来自影片同名主题曲《巴西》,故事其实还是以反乌托邦的未来英国社会为背景,讲述在一个资讯全面受监控的时代,体制如何将个体逼向癫狂。该片由独立电影公司大使影业(Embassy International Pictures)投资制作,1985年2月开始,陆续在欧洲各地分别上映;而登陆美国的计划,则因为负责北美发行的环球影业各种刁难,延迟到了1985年的圣诞档期。

但北美上映的阉割版本未能获得观众认可,票房不算理想。翌年举行的第58届奥斯卡奖上,《妙想天开》仅获得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艺术指导两项提名,结果也全以败北收场——那年的最佳原创剧本入围的还有今年也迎来40周年的《回到未来》,但最终的赢家却是彼得·威尔执导、哈里森·福特主演的《证人》,如今想来实在让人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特里·吉列姆以《妙想天开》向乔治·奥威尔和费里尼致敬。

《妙想天开》由吉列姆自编自导,背景和剧情设定很容易令人联想到经典反乌托邦小说《1984》。事实上,该片的原始剧本甚至就叫作《1984又二分之一》,同时满足了吉列姆想要向文学家乔治·奥威尔以及意大利名导费里尼致敬的两个愿望。不过,因为电影版的《1984》抢先投拍,并在1984年10月问世,逼得吉列姆只好把片名改成电影主题曲的名字。

《妙想天开》剧照

片中,由乔纳森·普莱斯饰演的山姆是个在档案馆工作的小公务员,日复一日地上班下班,宛若行尸走肉。不过,在睡梦里,他常会梦见自己化身为长翅膀的勇士,对落难的少女施以援手。阴差阳错,他在生活中邂逅了梦中的少女,但也由此被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

《妙想天开》剧照

和吉列姆创作的诸如《时空大盗》《渔王》《十二猴子》等作品以及他之前在英国喜剧团体巨蟒剧团(Monty Python)期间,与约翰·克里斯、迈克尔·帕林等同道一起拍摄的《万世魔星》(Life of Brian)等影片一样,《妙想天开》延续了他挑战威权、嬉笑怒骂的一贯作风。时至今日,早已被全球影迷奉为影史最伟大的科幻片之一,也影响过包括让-皮埃尔·热内、蒂姆·伯顿、科恩兄弟在内的不少后来者。

银幕下,特里·吉列姆的职业生涯也充满了各种奇幻色彩,时常引发争议,与《妙想天开》等作品里小人物挑战僵化体制的寓言故事很有相似感。这部作品的灰暗结局和142分钟的片长,曾让时任环球影业主席的锡德·谢恩伯格(Sid Sheinberg)相当不满,在其主导下,环球找人瞒着吉列姆重新剪辑,给了故事一个光明的结尾。吉列姆迫于无奈,在好莱坞《综艺》杂志上刊登整版广告,公开双方矛盾,激进的做法一度让他成为好莱坞体制内不受欢迎的人。

《终极天将》剧照

之后吉列姆拍摄《终极天将》(The Adventures of Baron Munchausen)时,最初启动影片的英国制片人大卫·普特南(David Puttnam)在影片开拍两周后就被哥伦比亚电影公司解职,接手的美国制片人道恩·史提尔(Dawn Steel)显然是想让前任显得难堪,故意给吉列姆挖了不少坑,而且影片完成后仅发行了117个拷贝,远低于当时商业片两三千拷贝、独立文艺片至少四百个拷贝的正常发行规模,等于直接宣判这部影片的死刑。

而吉列姆的上部作品《杀了唐吉诃德的男人》(The Man Who Killed Don Quixote)的拍摄过程同样经历各种磨难,好不容易才在2018年问世。而在那之后,至今已有七年,吉列姆再无新作问世。

特里·吉列姆在《杀了唐吉诃德的男人》拍摄现场。

在意大利接受媒体访问时,吉列姆透露说,其实自己的下部作品《末日狂欢》(Carnival at the End of Days)的剧本早已写好,包括约翰尼·德普、亚当·德赖弗、杰夫·布里吉斯、杰森·莫玛在内的明星阵容也已谈妥,但问题还是出在了资金上,以至于这部新片迟迟无法开拍。“在我看来,现在的电影制作已经不同以往了。现在的制片人、投资人、电影公司全都变得异常胆小。”他告诉记者。

在他看来,一方面,自己确实年事已高,禁不起折腾,也不想再和投资方起任何冲突了;另一方面,现在这个时代似乎已经变得了无生气,不再那么有意思了。“我看现在的那些电影在技术上都没话说,水平很高,但看完之后,你对于世界的观感,不会有任何变化。换句话说,现在的电影,没法带给你真正的触动。没法驱动我去思考。我觉得这一点很悲哀,当然,也可能纯粹只是我老了。”

对于《末日狂欢》的未来,吉列姆显然还是有些悲观,坦言短期之内恐怕看不到任何希望,也没法找到愿意投资的制作方。所以,如今的他,更多时候都用在全球各地跑电影节上。“我去参加电影节,基本就是为了听听别人的反馈,观众会告诉我说他们有多喜欢我的这些电影,这让我感觉很好。因为这确实就是我想听到的,我希望我的电影能给人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能带给他们更多笑声,能刺激他们去思考更多的问题,能给他们带来一些影响,这就让我很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