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2025 2026

广岛原子弹爆炸80周年,“地狱般的场景不希望再让任何人经历”

8月6日,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80周年,广岛市举行和平纪念仪式。

当地时间2025年8月5日,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80周年纪念日前夕,人们在元安川原子弹爆炸圆顶屋前点燃篝火,举行纪念仪式。 视觉中国 图

1945年8月6日上午,广岛晴空万里,半梦半醒的人们被7点09分的警笛声惊醒,一架美军飞机从高空飞过,20多分钟后警报解除,人们从防空洞或避难所回到家中,准备开启新的一天。就在此时,广岛中央广播局的信息联络室突然响起了发布警报的信号铃,播报员冲进录音室按下蜂鸣器:“3架敌军大型机,正飞越西条上空……”刚刚念到这里,原子弹在广岛投下。

80年前,美国在广岛市中心引爆了人类首枚被用于实战的原子弹“小男孩”(Little Boy)。投下后43秒,地面上空600米处闪现炫目的白光并发生爆炸,形成一个巨大的炽热火球。爆炸瞬间,强烈的热量和放射线向四周喷发,周围空气膨胀形成超高压冲击波,三者混合作用,使广岛这座城市化为焦土。3天后的8月9日,美军在长崎投下另一颗原子弹“胖子”(Fat Man),顿时草木无存。

两颗原子弹爆炸后,截至1945年底,广岛约14万人死亡,长崎约7万人死亡。在此后的数年间,还有难以计数的人们死于烧伤和辐射伤害。80年过去,核爆幸存者越来越少,他们当中很多人一直遭受着病痛和社会歧视,仍然在呼吁避免这样的灾难重演。

长期致力于讲述核武器非人道性、呼吁核裁军的“日本原子弹氢弹爆炸受害者团体协议会”于202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该组织8月5日发表声明称,“如今,持有核爆者健康手册的人数已不足10万,平均年龄超过86岁,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另一方面,核风险正达到极限。 ”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6月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世界正处于新一轮核军备竞赛边缘。此外,《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审议大会2015年、2022年连续两届均未能达成成果文件。

双重被爆者哽咽回忆

“我曾经看到的那个地狱般的场景,不希望再让任何人经历。”现年91岁的今道量友是广岛和长崎核爆的“双重被爆者”,在经历广岛核爆后举家向长崎迁移,8月9日抵达长崎时当地刚经历核爆。在核爆80周年之际,他向《读卖新闻》讲述当时的灾难记忆,为人们敲响警钟。

1945年8月6日,今道是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正在去往学校的路上,突然间一道强烈的闪光出现,随后被爆炸的余波掀飞。爆心地距离他约1.7公里,他站起身来,一路奔跑到学校,只见校舍已经坍塌,同学们倒在废墟中。双腿烧伤的今道无力救助同学,只能仓皇返回家中。

途中,他看到河里不断有漂浮着的人。“请给我水……”一位皮肤严重溃烂的人向他低声请求,但他无能为力。他家距离爆心地约2.5公里,母亲和3个弟弟并未受伤。8日早上,一家人决定前往母亲娘家所在的长崎。在前往车站的途中,他们穿过田地,一路上看见了堆成山的遗体。

8月9日中午,列车在抵达长崎市内车站之前就停了下来。今道一家下车徒步前进,当时并不知道长崎也遭受了原子弹袭击。他们翻越山岭后,只见长崎整座城市在燃烧,路上遍布遗体,还有呻吟着乞求水喝的人。“那简直无法用语言描述……简直是活地狱。”

即使已经过去80年,每当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今道依旧哽咽难语。

截至今年7月,被登记在广岛与长崎两座国立核爆死难者追悼和平纪念馆的死者中,有25人的被爆地点标注为“双城”,即在两座城市都遭遇了原子弹。然而,关于“双重被爆者”的确切人数,目前仍不得而知。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统计,截至今年3月底,广岛和长崎核爆幸存者人数为99130人,首次低于10万人。日本广播协会(NHK)称,核爆幸存者日益减少,如何传承核爆的真实经历以及推动废除核武器,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广岛已开始尝试运用VR(虚拟现实)和AI(人工智能)技术来记录核爆经历。NHK在过去20年内采访和记录了核爆幸存者的证言和手记,选用年轻演员还原当时的场景,并应用VR技术。日本旅行社在广岛和平纪念公园内举办佩戴VR眼镜的导览行程,参与者可在核爆圆顶前等多个地点,体验原子弹投下后被烈焰包围的场景。

此外,广岛市还推动AI技术的应用,开发出可与核爆幸存者虚拟对话的“核爆幸存者证言应答装置”,预计今年8月后将在市内学校试运行,未来将在核爆资料馆等处设立。

“反核运动处于守势”

“日本原子弹氢弹爆炸受害者团体协议会”8月5日发布声明,称必须尽快向《禁止核武器条约》迈进,推动“从核裁军走向彻底废除核武”以及“援助核爆幸存者” 。声明批评,日本“自称为‘唯一遭受过核打击的国家’,其角色本应不可或缺,但日本政府却连以观察员身份参加该条约缔约国会议都拒绝。”

《禁止核武器条约》于2017年在联合国大会表决通过,2021年1月正式生效。条约规定禁止发展、制造、试验、部署、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据外交部网站,截至2025年3月,条约共有98个签署国,其中73国已批约。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等5个核武器国家均未签约。

日本政府未参加《禁止核武器条约》的三次缔约国会议,即使是以“观察员”身份也未出席。日方称,在当前核威慑不可或缺的安全保障环境下,参加会议可能会妨碍国家安全。曾长期从事核问题研究的长崎大学教授西田充对NHK表示:“该条约全面禁止包括核威慑在内的所有核武器相关行为。如果日本政府以观察员身份参加该会议,周边国家可能会误以为‘日本对于核威慑的立场发生了转变’,从而提升日本遭受核打击的风险。”

另一方面,全球核军备竞赛的风险凸显。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在6月的报告中警告,全球多数核武国过去一年中继续加强核武库并退出核军控条约,为新一轮核军备竞赛创造了条件。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称,鉴于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极具挑衅性”的言论,他已“下令将两艘核潜艇部署到适当区域”。俄罗斯方面回应称美军潜艇部署情况早已被监控,此举不构成“新威胁”,俄已做好应对准备。

“从强硬姿态到真正冲突爆发之间的距离近得令人不安。” 美国《国家》杂志5日报道指出,华盛顿与莫斯科之间的唇枪舌剑可能升级为一场真正的战争——一场可能毁灭我们现有生活的核大国之间的战争。如今,当鹰派推动恢复冷战时期危险的核战略与思维时,反核运动则处于守势。一个新的反核运动必须融入全社会范围内追求和平与社会正义的广泛努力之中,需要在全球范围内重建一个由倡导者与组织者组成的新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