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已审阅针对子公司腾越建筑的警示函,无理由对杨惠妍的诚信及能力存疑
11月27日,碧桂园(02007.HK)发布公告,近期公司子公司腾越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越建筑”)收到证监会广东监管局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由于腾越建筑未能及时披露公司名称变动、其三分之一以上董事、三分之二以上监事、总经理变动以及腾越建筑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及重大诉讼、仲裁事项,广东证监局对腾越建筑、腾越建筑时任董事长杨惠妍及负责确保腾越建筑遵守披露责任的其他被指名人士采取出示警示函措施。
碧桂园称,公司董事会已审阅《决定书》及相关警示函。鉴于相关违规是由于腾越建筑因客观原因未能及时披露其变动,董事会认为无理由对杨惠妍的诚信及能力存疑,杨惠妍继续担任本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为合适。
碧桂园称,本集团及腾越建筑高度重视《决定书》及相关警示函,将以此为鉴,严格遵守债券信息披露要求,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切实维护债券持有人的合法权益。
目前,碧桂园正在对境内外债务进行重组。境外债方面,12月3日,将会在网上平台以虚拟会议形式举行股东特别大会,审议批准发行本金总额最高为75.1亿美元的强制性可转换债券等境外债重组相关决议案。
境内债方面,澎湃新闻此前获悉,至少有8只债券的持有人会议通过了重组方案,余额合计为134.1669亿元。仅“H16腾越2”仍未通过。
“H16腾越2”的发行人即为腾越建筑,截至6月底,发行人总资产为701.75亿元,资产负债率105.58%。根据2025年EBIT规模,腾越建筑年度可产生现金流能力为0亿元,流动比率0.98和速动比率0.33。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在碧桂园债务重组期间,杨惠妍家族在重组协议中做出多项承诺,这些承诺同样是协议的关键组成部分,意在展示其与公司共存亡的决心并为重组提供实质性支持。
同时,控股股东杨惠妍承诺,在重组完成后及管理层激励计划(MIP)实施前后,其都将保持至少40%的公司持股比例,以维持控制权的稳定性,并使其利益与公司长期发展深度绑定。
在11月11日召开的内部管理会议上,杨惠妍首次提出二次创业。杨惠妍还表示,境外债务重组通过是债权人对公司未来的认可,将为公司恢复正常经营争取更宽松的空间。今年2月,董事会主席杨惠妍在内部会议中首次提出,今年下半年保交房和保主体并重,为2026年进入正常经营状态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