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微创医疗迫近对赌协议“生死时刻”

界面新闻记者 | 黄华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7月17日,港股上市公司微创医疗称,上半年预计亏损约1.1亿美元,与同期相比亏损程度基本持平。在业绩发布后,7月18日上午,微创医疗盘中跌9%。

由于微创医疗处在对赌协议的关键执行期,在业绩发布的时间节点,公司显然又成为了市场关注焦点。不过,按照企业当前业绩来看,情况不算乐观。

按照微创医疗此前签的对赌协议“2025年亏损不超0.55亿美元”来估算,如果企业上半年的亏损额约1.1亿美元,则其下半年需要盈利0.55亿美元,也就是约4亿元人民币。

7月18日,界面新闻记者致电微创医疗官网联系电话并转接媒体联络处,语音提示为“坐席正忙”。随后,针对微创医疗上半年的业绩以及企业下半年的应对策略,界面新闻记者向公司官网公开的投资者关系邮箱发送了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时,邮件没有获得回复。

截至7月18日收盘,微创医疗报8.49港元/股,跌7.92%,总市值157亿港元。

在2020年之后,微创医疗持续亏损。但另一方面,微创系的资产众多,这也使得企业扭亏的可能性较为丰富。例如,去年8月,据心通医疗公告,拟接盘上海微创医疗手中位于张江科学城牛顿路上的相关物业资产,交易价格超3.5亿元。

另外,据企业年报信息,2024年微创医疗的全球员工数量为6347人,同期,这一数据为8230人。也就是,在2024年,这家公司员工数量减少超1500人。

在去年4月,陷入资金危机的微创医疗迎来“白马骑士”,获得来自高瓴资本等多方的1.5亿美元可换股定期贷款融资等来偿还债务。这也使得微创医疗背上了对赌协议——在2024年、2025年、2026年,微创医疗的业绩得实现亏损不能超过2.75亿美元、亏损不超过0.55亿美元和盈利0.9亿美元。

另在7月15日,心脉医疗公告预计今年上半年营利双降——实现营收7.1亿元到7.9亿元,与同期相比至多减少10%,实现归母净利润3亿元至3.6亿元,与同期相比减少24.78%到10.52%。不难看出,比起营收,该公司的盈利能力降的更明显。

2024年8月,因为Castor支架产品的价格问题,心脉医疗被国家医保局点名批评。随后,企业承诺将该产品的终端价格从12万降至7万。界面新闻此前报道,若是按照Casto支架一年7000例植入量估算,降价对心脉医疗年收入的影响就在亿元之上。目前来看,这还是对公司业绩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在7月15日的业绩预告中,心脉医疗也同时向市场宣布了利好消息称,公司不少支架产品入院及终端植入量增长较快,包括新产品Talos直管型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及Fontus分支型术中支架系统。

就心脉医疗上半年业绩情况,7月18日,界面新闻记者致电心脉医疗信披电话并转接董秘办,但电话未获接通;随后,界面新闻记者向公司信披邮箱发送了采访邮件,截至发稿时,邮件没有获得回复。

从股权关系上看,据心脉医疗招股书,微创医疗间接持有心脉医疗61.79%股份。另外,微创七子中,心脉医疗是微创系中盈利能力较强的资产。2024年,心脉医疗的归母净利润已在5亿元之上的公司。同期,其营收是12亿元。

另在2024年,微创脑科学实现营收7亿元、盈利2.5亿元,心通医疗实现营收3.62亿元、亏损为5326万元。目前,微创脑科学和心通医疗还没有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

在7月17日,微创机器人的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企业出现了收入增长、亏损收窄的情况。按照企业去年上半年9923万元,今年收入增长70%-80%来估算,微创机器人今年上半年的收入至少在1.5亿元。并且,在今年上半年,微创机器人的亏损是1.25亿元。

依据企业预告,微创机器人核心产品——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是年内收入增长的引擎,在海外市场,前述产品在上半年新签订单18台,实现商业化装机超13台,另外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和R-ONE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需求稳步上升。

此外,今年一季度,微电生理实现营收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787万元。这是一家主营电生理介入诊疗与消融治疗器械的公司。从近些年的财务数据看,微电生理目前处在业绩上升期。在2024年一季度,该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仅有416.9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