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2025 2026

人保财险总裁:非车险长期亏损主要是脱离了保险大数法则,报行合一将带来改善

8月28日,中国人保副总裁、人保财险总裁于泽在中国人保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今年3月份,金融监管总局就非车险的报行合一征求了行业意见,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能落地。文件主要是规范财产险的非车险业务,督促财险公司严格执行报备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有效控制应收保费的风险,推进财险行业降本增效,提升内生动力,更好地服务民生保障和实体经济。

“我们判断,非车险报行合一的监管政策落地,将引导行业回归保险本源。非车险长期亏损,其实主要是脱离了保险的基本原则。保险基本原则里有一项比较大的原则,就是大数法则作为定价的基础。现在的非车险脱离了保险大数法则的基本原则,往往就是过度差异化、过度精细化,大量产品在销售过程中通过差异化来降低费率,提高手续费率,这样大数法则的应用就失去意义了。回归本源之后,整个定价基于大数法,对整个财险行业的非车险会带来重大的改变。”于泽指出,这么多年来,之所以车险能发展好,主要的原因也是基于大数法则,在标准费率、标准保险条款下,有一个适度的自主系数。如果无限度地放大自主系数调整保险费率,大数法则的应用就没有意义。

在他看来,非车险报行合一的落地将对公司带来一些利好,公司可以更好地发挥品牌规模、服务网络,包括风险定价、销售渠道、理赔能力、风险减量能力、定价能力、理赔水平都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于泽还指出,虽然报行合一还没有落地,但是行业从今年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今年上半年,就人保财险而言,纯商业的非车险业务综合成本率下降了3.2个百分点,经营效益得到明显改善。之所以现在还没有看到非车险的综合成本率明显下降,是因为上半年政策性非车险的业务占比高了,这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下一步,非车险报行合一落地之后,对公司综合成本率的改善就会有一个大的改变。预计第四季度落地之后,可能会对单季度带来影响,但对全年的影响不大,不过这对2026年整个非车险的营业盈利会有一个很好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