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2025 2026

九三阅兵为何不仅仅是一场军事展演?

直新闻陈先生,九三阅兵的具体安排和相关信息已公布了,您怎么看这次阅兵?

特约评论员 陈冰九三阅兵,将是史上最壮观、最震撼的阅兵,没有之一,所以中国人都在热切期盼,海外各界人士也在翘首以盼,都想看看东方大国的军容军姿,看看要展示的上百种武器装备都有哪些。不过,九三阅兵不仅仅是一场军事展演,更是对历史的回顾,对先烈的缅怀,对二战史观的矫正,对和平未来的维护。

我觉得,有五个看点特别需要人们关注:

第一,这次阅兵旨在矫正片面的二战史观,希望世界看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不能轻视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的抗日战争延续 14 年,是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战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我们看到,一些西方政客秉持所谓的 " 西方中心论 ",说起二战,眼中只有欧洲战场和美军对日海上作战,有意低看中国的 14 年抗日战争,现在需要震撼的阅兵式,去敦促人们特别是对中国有偏见的西方政客和部分学者,去正视历史,树立完整而全面的二战历史观。

第二,这次阅兵也营建了一次大规模外交场所,参加阅兵仪式的外国来宾覆盖世界五大洲,有国家领导人,也有民间代表,来参阅的外国领导人级别高,代表性强," 全球南方 " 国家的领导人尤其多,期间畅谈合作,强化和平。

第三,这次阅兵军兵种齐全,各类先进武器系统公开亮相,既显示了中国军队维护和平的能力,也向 " 台独 " 势力和对中国领土主权挑衅者发出警告,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国家统一问题,努力用和平谈判解决领土领海争端。

第四,中国壮观的阅兵仪式,是对变乱交织的世界的一副镇定剂,希望各国间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单边主义、阵营对抗、霸凌行径都走不通,注定要碰壁。

第五,这次阅兵同样是一幅历史画卷,是一部 14 年抗战史。阅兵队伍中不仅有老兵和新锐组成的 " 一老一少 ",有 100 面荣誉战旗组成的 " 战旗方队 ",还有千余名官兵组成的联合军乐团,将演奏《松花江上》《保卫黄河》等经典曲目,同时也演奏新创作的富有时代特征的曲目,回顾 14 年抗战的浴血奋战和苦难辉煌,显现保卫和平的雄心壮志。这就是 " 中国式阅兵 ",内涵丰富,将历史、现实和未来融合为一体,向强开新,勇往直前。

图片

直新闻普京对华进行为期四天的 " 罕见访问 ",还将参加九三阅兵,您怎么看待他的访华成果?

特约评论员 陈冰普京这次访华,得到了他想要的很多东西,当然也有没能实现的目标。他这次访华有两个目的,一是谈经济合作,希望扩大双方经贸往来,解决俄罗斯的经济困境;二是讨论国际和地区问题,包括乌克兰危机。从经济上看,他得到了很多想要的东西,中俄签署了能源、航天、人工智能、农业、检验检疫、卫生、科研、教育、媒体等领域 20 余份双边合作文件。特别是能源合作上,中方加大了对俄罗斯能源的进口,双方用卢布和人民币支付,俄罗斯能源因此开拓了市场。

还值得关注的是,据说中俄签署了修建 " 西伯利亚力量 2 号 " 的备忘录。这个合作项目已经谈了 5 年,多次陷入僵局,主要是石油天然气的价格没谈好,中方希望能以俄罗斯的国内价对华输入石油天然气。即便签署备忘录,意味着有可能合作建设输油管,也可能暂缓。如果真正动工,就意味着俄罗斯接受了中国的要价。所以这事还需要观察。

另外中方也决定对俄罗斯公民进入中国采取免签,试行一年,每次过境不超过 30 天,这为俄罗斯人到中国经商购物、旅游观光、探亲访友提供了便利。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中方为普京与其他来访国家的领导人会晤提供了方便,但在热门的乌克兰问题上,中方仍然坚持一贯的立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中方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坚持劝和促谈,继续为政治解决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

直新闻如何看待刚结束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给世界留下怎样的印象?

特约评论员 陈冰上合组织峰会开得怎么样?人们往往会拿两个场景做比较,一是刚刚结束的上合组织峰会上,中、俄、印三国领导人亲切自然的场景,另一个则是前些天白宫举行的美欧领导人聚会,特朗普和普京会面后乌克兰和欧洲国家都很紧张,特朗普和泽连斯基及欧洲几国领导人聚首白宫,讨论如何应对俄乌停火,个个表情凝重,生怕说错话,对特朗普战战兢兢。这两个场景加以比较,就知道上合组织峰会开得不仅成功,而且轻松,平等相处才有这种轻松感。参会的成员国和观察国之间,都有良好的互动,还签署了很多合作协议。

如果总结一下,这次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有三项令人瞩目的成果,一是成员国共同发表关于二战胜利暨联合国成立 80 周年联合声明,各方强调铭记历史,反对歪曲二战历史,竭力防止战争灾难重演。这个联合声明引发了全球南方的共鸣,也与中国举行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纪念活动的主旨相一致,表明中国的二战史观是全面和完整的。

二是上合组织峰会通过《天津宣言》,不仅重申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国际秩序与多极化方向,呼吁提高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代表性,反对集团对抗与单边制裁,也明确就巴以冲突、以伊冲突表明立场,支持 " 一带一路 " 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扩大本币结算,推进上合组织开发银行落地。

三是中国元首主持 " 上海合作组织 +" 会议,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强调共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二战胜利成果,还表示要建立能源、绿色产业、数字经济三大合作平台。可以说,在多极化的时代变局下,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为欧亚和全球治理描绘了新的蓝图,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