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码资本张宏江:Agent将重塑企业流程,“超级个体+Agent”会带来结构性变革
9月11日,在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开幕主论坛上,源码资本投资合伙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宏江表示,大模型的“规模定律(Scaling Law)”仍然有效,而智能体与经济结构转型将深刻重塑社会。他指出,Agent将重塑企业流程,“超级个体+Agent”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结构性变革。

源码资本投资合伙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宏江
规模定律被看作大模型性能提升的第一性原则,即大模型参数越高,性能就越好。虽然业界认为预训练模型的规模定律在逐渐放缓,但张宏江特别指出,推理模型的出现,塑造了大规模发展的新曲线——“推理规模定律(reasoning scaling)”。他说,上下文(Context)、记忆(Memory)等层面对计算的需求,也将会持续推升scaling up。”
他进一步提出,“大语言模型通缩(LLM flation)”也将进一步强化规模定律。大模型单位token的价格在过去三年中快速下降,随着大模型性能的持续提升,使用成本会不断降低。产业界已经看到这一趋势,一方面,像DeepSeek 等技术大幅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芯片性能和模型性能的提升,也带来了成本的持续下降。随着大模型的发展,这种趋势会不断延续。
在产业化方面,AI正在驱动基础设施大规模扩张。张宏江举例称,OpenAI的Stargate和马斯克的Colossus等项目,单个项目都计划部署百万级GPU,其耗电量相当于北京市用电量的八分之一。2025年,美国主要科技公司的AI相关资本开支预计超3000亿美元。过去一年,AI数据中心产业链迎来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建设热潮。他指出,大规模IDC的建设不仅会带动电力生态,还会推动整体经济的发展,这正是“AI产业规模化”的核心体现。
随着AI逐渐具备自动化、计算、思考、规划和行动能力,企业和社会中的各类工作流程将逐步被 AI代理(Agent) 取代。张宏江认为,当AI数量不断增加,它们将形成 智能体群(Agent Swarm)。这些智能体会在执行工作流时共享数据和信息,甚至相互协作完成决策。在这种模式下,人类更多是资源和数据的提供者,而智能体之间的交互则构成了新的“智能体经济(Agent Economy)”。
在这种经济形态中,模型和GPU算力将成为组织的核心资产。过去,企业扩大规模依赖于招募更多员工;未来,则依赖于扩充算力、增强模型、积累数据。与此同时,新的组织形态正在出现——超级个体(One Person Company):一个人借助大量Agent,就可能撑起一家公司,其效率甚至远超传统组织。
但这种转型也伴随着风险。张宏江指出,近期媒体的报道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均显示,AI对年轻人就业造成了明显冲击,尤其是刚进入职场的人群,正在面临机会被大规模替代的风险。“超级个体+Agent”的模式可能带来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化与适应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