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2026 2025 ad\'

观察|AI产业爆发!今年外滩大会三大关键词:开源、超级智能体、应用

“Flowith在去年8月发布时,市场上同类Agent产品不足20款,今年仅仅8月就新增超过50款,我们融资时,甚至遇到投资人问‘能不能先抢个‘教育Agent第一’的称号再谈业务。”

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现场,因为智能体产品Neo走红的AI公司Flowith市场负责人拐子在现场论坛中谈到了AI行业的发展现状。

科技创新的热潮,宛如燎原之火,点燃了今年的外滩大会,“AI行业即将迎来大爆发,下一个字节、快手、小红书即将酝酿而生”已成为现场行业人士的共识。

9月11日,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开幕式暨主论坛在上海举行,“AI”无疑是今年外滩大会的关键词,包括中外院士、图灵奖得主、产业领军者及青年创业者现场同台,面对爆发前夕的AI产业,现场专家共同热议AI产业的未来。

2025年9月10日,上海,2025外滩大会开幕,观众围绕机器人跳舞。视觉中国 图

开源

开源,是今年外滩大会的第一个关键词。

最近,中国开源大模型“屠榜”世界榜单,引发广泛关注,今年7月,据国际开源社区Hugging-Face最新趋势热榜显示,前十名模型中,有9个是国产大模型,伴随开源大模型DeepSeek在年初成为大模型赛道“黑马”,行业竞速正愈发激烈。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看来,AI时代开源的特点不仅在于开放代码,更重要的是开放资源;同时,AI不能因为算力的缺失而缺席太空:“只有将AI送入太空,人类才能真正地走出地球。”

王坚表示,从AI的角度来看,202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今年年初,美国政府规定对最先进的闭源基础模型进行权重管制,但对“开源模型”进行了特别豁免。同样是在今年1月,OpenAI的CEO萨姆·奥尔特曼公开发言称,在开源问题上公司“站在了历史错误的一边”,一时引发业界轰动。

“从软件时代到AI时代,开源依然是技术发展的一大关键点。”王坚表示,早在互联网时代,浏览器Netscape的开源就成为了划时代的分水岭。并且在那之前,可以说,在任何科学探索的过程中都有对开放的追求。

“今天,仅仅开放源代码,不能解决我们过去在软件时代用开源解决的问题。开放资源,特别是数据和计算资源,才是推动行业往前走不可缺失的环境。这就是AI时代开源的重要特点。”王坚表示。

超级智能体

源码资本投资合伙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宏江表示,人类正在进入“智能体群”时代,也就是数量庞大的智能体之间彼此交互、执行任务、交换数据、交换信息,甚至交换任务。人类与这些智能体群的交互,将构成“智能体经济”。

在他看来,Agent将重塑企业流程,“超级个体+Agent”会带来巨大的结构性变革。

张宏江认为,一旦社会中Agent越来越多,就会形成Agent群,Agent在操作整个工作流,然后交换彼此的信息、分享决策,达成交易,而人就变成了资源和数据的提供者,这就达到了Agent经济(Agent Economy)的状态。在Agent经济中,每个Agent是社会庞大神经网络中的一个点,就相当于今天的神经元。

实际上,行业普遍认同,AI智能体在单一明确领域已实现对人类的替代,如订餐、翻译等场景,但复杂交互场景短期内难以突破,超级人工智能的实现仍需要长期探索。

在月之暗面Agent团队成员刘鸿章看来,Agent的三大核心组件——推理、工具调用、记忆均已达到商用水平,尤其是今年3月Claude 3.7发布后,工具调用的成功率从65%提升至88%,为智能体具体行业落地奠定基础。

2025年9月10日,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在上海黄浦世博园区举行。视觉中国 图

应用

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认为,AI在应用层面即将迎来巨大机会。中国AI企业在产业链和生态上具备巨大优势,有希望实现差异化“产品力”,从而脱颖而出。

“明年AI应用即将迎来大爆发,下一个字节、快手、小红书今年预计将会成立,现在的创业者有很多机会,大家一定要有勇气去闯荡这一片星辰大海。”朱啸虎表示。

谈到商业模式上,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B端(企业端)需求更明确,付费意愿强,C端则需要教育市场,周期更长。

而在拐子看来,C端用户基数大,一旦形成习惯黏性极高——在Flowith的C端用户中,40%是周活,用AI应用写文案、做调研,甚至教孩子写作业,这种场景黏性是B端无法比较的。

“如果要追求商业化,那就是我们说的boring technology,可能是不那么性感的技术。”作为一名AI领域的资深投资者,在朱啸虎看来,AI时代投资需要聚焦“留存指标”,只有尝鲜用户而没有持续付费留存的企业难以长久。相比追逐最新潮的技术,一些看似稳定成熟、甚至有些无聊的技术反而更易实现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