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对“家暴”零容忍,既是司法态度,也是社会共识

11月25日,最高检举行“依法惩治家庭暴力犯罪 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新闻发布会,集中通报检察机关依法履职、惩治家庭暴力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关工作情况。

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全国妇联副主席葛晓燕指出,包括反家暴工作在内的妇女权益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需要检察机关与相关部门协同发力。

葛晓燕介绍,近年来,检察机关与公安、法院、妇联、社区等相关部门联动协作,健全完善信息共享、快速响应、被害人保护等机制,全国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建立“检察+”联动机制,推动反家暴工作从“事后惩处”向“事前预防”转变,合力筑牢妇女权益保障的“防护网”。

葛晓燕提到,除司法救助外,检察机关还与各部门协同发力,建立多元化的救助帮扶机制。譬如,对接纳入妇联、残联关爱名单,推送民政部门办理低保等;在予以经济帮扶的同时,还注重协调解决教育、医疗等方面困难;同时,与社会公益组织、医疗机构等密切配合,加强心理疏导与帮扶,助力被害人走出心理阴霾,恢复正常生活。

葛晓燕介绍,通过办案释法说理,发布典型案例,组织主题检察开放日,开展法治教育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形成“家暴不是家事,而是违法犯罪”的社会共识,既教育震慑施暴者认错悔过,也鼓励受害者及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权益,同时引导社会公众弘扬家庭美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增强惩治侵害妇女权益违法犯罪、依法保护妇女合法权益合力,2024年4月,最高检与全国妇联联合举办以“法治守护半边天,携手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检察开放日,全国检察机关同步举办2200余场开放日活动,邀请200余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参加,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葛晓燕明确,“家暴不是家务事”,对“家暴”零容忍,既是司法态度,也是社会共识,是保障妇女权益的必然要求。下一步,检察机关将继续把维护妇女权益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一项重点工作,弘扬北京世界妇女大会精神,积极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一体融合履职,加强联动协作,为共同构建起保护妇女权益的治理格局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