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利润累计增速连续三个月保持增长,装备制造业表现抢眼

记者 辛圆

国家统计局周四发布数据显示,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增长1.9%,自今年8月份以来累计增速连续三个月保持增长。10月份,受上年同期基数有所抬高、财务费用增长较快等因素影响,工业利润同比下降5.5%。

从三大门类看,1-10月份,采矿业下降27.8%,降幅较1-9月份收窄1.5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7.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5%。

主要行业方面,数据显示,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增长14.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8%,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8.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7.0%

装备制造业利润较快增长。1-10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8%,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比重达38.5%,较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

除了装备制造业的抢眼表现,高技术制造业效益增势良好。数据显示,1-10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8.0%,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行业层面看,智能电子制造发展向好,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16.1%、114.9%;集成电路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行业利润分别增长89.2%、86.0%、17.4%。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对界面新闻表示,工业供给相对需求过剩的局面短期内较难发生快速反转,市场出清、工业品价格修复处于渐进过程,因此对工业企业利润的修复影响或偏中长期。若“反内卷”加力优化存量,则对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的影响或更为显著。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宏观分析师张迪表示,从库存周期来看,企业已初步显现乐观预期,适度增加备货和生产调节。如果需求能够延续边际改善,工业企业利润有望延续回升态势,但仍需关注外部需求波动及成本压力反复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

张迪对界面新闻表示,下一步主要观察两个方面,一是内需扩张相关政策节奏。四中全会公报中强调“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进一步凸显需求侧对经济增长的引领作用,预计相关政策将在未来持续推出并逐步落地。同时通过反内卷有序淘汰落后产能,从而促进供需平衡,提升经济运行效率。

二是外需与地缘风险。张迪表示,短期来看,尽管地缘政治局势存在不稳定因素,但中美谈判的进展对外需提供一定支撑,若出口订单保持稳健增长,将对工业企业利润和生产形成积极拉动作用。需持续关注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及美联储降息路径对外需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