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相比BMI,“腰围和身高的比例”可能是更好的心衰指标

根据5月19日在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的“心力衰竭2025”大会上发布的一项研究,腰围和身高比(腰高比,WtHR)可以预测心力衰竭的发病率。

此前研究发现,肥胖会影响很大一部分心衰患者。据报道,随着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增加,心衰风险也会上升。

“BMI是最常见的肥胖衡量标准,但它受到性别和种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且没有考虑身体脂肪的具体分布情况。而WtHR被认为是衡量向心性肥胖(内脏器官周围脂肪的有害沉积)的一个更可靠的指标。”主持该研究的瑞典隆德大学的Amra Jujic解释说,“我们的这项研究,调查了WtHR与心衰发展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对瑞典马尔默预防项目的1792名参与者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这些人的基线年龄为45至73岁,平均年龄为67岁,29%为女性,WtHR中位数为0.57。1/3的参与者血糖正常、1/3的参与者空腹血糖受损、1/3的参与者患有糖尿病。研究人员对所有参与者进行了前瞻性随访,以跟踪心衰情况。

该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12.6年,其间参与者出现了132例心衰事件。研究人员分析发现,较高的WtHR与心衰发生风险显著增加有关。当WtHR被分类为四分位数时,与其他3个四分位数的个体相比,WtHR值最高的个体(中位数0.65)患心衰的风险明显更高。

“在我们的分析中,WtHR中位数远高于0.5,这是心脏代谢风险增加的临界值。腰围小于身高的一半是最理想的。”论文作者之一、隆德大学的John Molvin总结道,“我们发现WtHR是预测心衰的重要指标。上述研究结果表明,WtHR可能是比BMI更好的心衰指标,并且可以帮助确定哪些心衰患者能够从肥胖治疗中受益。”

Molvin表示,下一步他们将调查WtHR能否在更大队列研究中预测心衰以及其他心脏代谢疾病。

(原标题为《“腰高比”可预测心衰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