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AI“看懂”无线电信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赛会联动”
当人工智能与无线电、低空经济碰撞,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7月22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获悉,作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8年来首次举办的无线电主题专业论坛,WAIC2025人工智能赋能无线电创新发展论坛将于7月26日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
该论坛以“智汇无线,同筑未来”为主题,邀请国际电联前秘书长赵厚麟担任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张平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的Rahim院士、香农奖获得者阿里坎教授、图灵研究员Andrea教授、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华为高级副总裁周红等多位学术大咖和行业专家,将围绕通信与AI融合发展、6G智能网络、下一代AI助力的无线编码系统、AI网络的可信和安全、无线通信的挑战和机会等前沿主题作主旨报告。
当前,低空经济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增长极,无人机物流、应急救援、城市安防等场景加速落地。但低空空域的频谱环境极为复杂——空域、频域、时域深度耦合,无人机通信干扰、频谱资源调度等问题,直接影响产业安全与效率。在此背景下,本次人工智能赋能无线电创新发展论坛的另一个亮点,便是创新举办首届全球“AI+无线电”挑战赛。
复旦空间互联网研究院副研究员陈哲介绍,该项赛事面向全球,截至初赛阶段共吸引276支队伍、511人参与,其中国外团队18支、国内团队258支,覆盖23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赛事组委会将在此次论坛上发布61支进入决赛队伍名单和决赛场景设计。
陈哲表示,在赛题设计上,初赛聚焦“信号检测”,要求选手通过AI模型在复杂数据中标注信号频率范围;即将启动的决赛将升级为“信号识别”,需进一步识别信号制式和时间范围,难度更高,也更贴近实际应用。除奖金外,大赛还提供产业对接、金融支持、人才政策等多维保障,让优秀成果不仅能“比出来”,更能“用起来”。在2025年11月的开发者先锋大会上,前12名队伍将现场答辩,展示AI如何精准“看懂”无线电信号,为低空经济装上“智慧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