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新的伟大胜利,前进!——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侧记
2025年9月3日,时间的指针标注新的历史刻度——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隆重举行。这是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庄重典礼。
各界代表和群众汇聚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集会,党和国家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1931—1945,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1945—2025,伟大抗战精神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出无比光明灿烂的前景。
历史记忆永不褪色,时代潮流浩荡向前。
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一)
初秋的北京,天高地阔。
修葺一新的天安门城楼大殿内,悬挂着一幅题为《众志成城》的巨幅画作:层林尽染、万山红遍间,长城如一条巨龙蜿蜒盘旋。
大殿外,天安门广场两侧80面红旗迎风招展,巍峨矗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14座烽燧托举起“1945”“2025”年号。广场观礼台以城墙红、橄榄绿、丰饶金为三主色,形似三个巨大“人”字,组成“众”字造型。
8时35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登上天安门城楼,同抗战老战士申秉宸、张坪、刘世钺、傅英、罗竞辉、宋其祥一一握手,向他们表示崇高敬意。
这次纪念大会,邀请了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老同志、老民兵、地方支前模范代表和抗战烈士亲属代表到现场观礼。
观礼台上,97岁的抗战老战士齐英胸前勋章闪耀:“12岁我加入了八路军,1949年在开国大典现场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今天再次感受祖国的强大。牺牲了的战友们,血没有白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千余人组成的联合军乐团奏响熟悉的旋律,合唱团嘹亮的歌声如同雄浑史诗,讲述那段壮怀激烈、前赴后继的烽火岁月。纪念大会现场的人群情不自禁地合唱,激发起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情感共鸣。
穿越革命和建设的洪流,激荡改革与发展的风云,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一路乘风破浪,中国道路更加宽广,中国力量不可阻挡。
“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孕育伟大的抗战精神。这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我们克服艰难险阻、一路向前。”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说。
此时此刻,东长安街上,铁甲生辉、重器列阵,人民军队以严整的军容、雄壮的气势、昂扬的精神,等待党和人民的检阅。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从白山黑水到南海之滨,从江南水乡到大漠戈壁,现场画面和声音随着直播信号传遍中国大地。
8时55分,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应邀观礼的国际政要来到天安门城楼主席台,全场爆发出热烈掌声。
(二)
9时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开始。
80响礼炮震彻云霄,国旗护卫队以坚定有力的步伐,从人民英雄纪念碑行进至升旗区。
80年,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这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路,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路,是和平发展、命运与共的路。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全场齐声高唱《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9时08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发表重要讲话——
“我代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向全国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老同志、爱国人士和抗日将领,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海内外中华儿女,致以崇高敬意!”
这是党和国家对历史的铭记、对英雄的礼赞。
从平型关大捷的痛击日寇,到百团大战的振奋人心;从淞沪会战的“血肉磨坊”,到台儿庄战役的扬眉吐气,中华大地英雄辈出,支撑起一个民族的不屈抗争。
观礼台上,佟麟阁将军之孙佟晓冬认真聆听,思绪万千:“那些刻在历史丰碑上的名字,就是中华民族的永恒灯塔。”
一部同仇敌忾、浴血山河的中国人民抗战史,亦是砥柱中流、力挽狂澜的伟大实践史。
在国家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以宏大气度和强烈担当,维护团结抗战大局,点燃了救亡图存的希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
千里之外,观看电视直播的延安革命纪念馆馆长刘妮久久不能平静:“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挺膺担当,领导和号召中华儿女书写了以弱胜强的雄浑史诗,也必将在新的征程上赢得更大荣光。”
80年前的这场胜利,何以伟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也为人类正义而战。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付出代价最大,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纪念,不仅仅是为了慎终追远,更是为了让和平常驻、正义长存。
“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表达了世界各国人民向往和平、热爱和平、捍卫和平的共同心声。
10年后再次来到现场观礼,德国友人托马斯·拉贝深有感触。他表示,这份礼遇归功于他的祖父——南京大屠杀期间,曾为大量中国人提供避难所的约翰·拉贝。
“中国领导人多次提到和平,重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充满了大国担当和时代责任。”托马斯·拉贝表示,唯有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才能开创未来。
历史烛照未来,征途未有穷期。
习近平总书记发出有力号召——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三)
“标兵就位!”
9时15分,60名标兵迈着铿锵有力的正步,在东西华表前依次就位,阅兵式开始。
激昂的号角声响彻广场,习近平主席乘检阅车来到长安街上,在受阅部队最前方向党旗、国旗、军旗行注目礼。
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三面旗帜,经历无数血与火的洗礼,激励人民军队一往无前、英勇奋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敬礼——”方队指挥员一声令下,受阅官兵目光如炬、意气风发。
“同志们好!”“主席好!”
“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亲切的问候,饱含着信任和关怀;响亮的回答,充满了气壮山河的磅礴力量。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习近平主席乘车返回途中,受阅官兵齐声高呼。
9时44分,飞机轰鸣声由远及近,阅兵分列式拉开序幕。
26架直升机汇成巨大的“80”字样,3架直升机悬挂条幅,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
这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
阅兵编设45个方(梯)队,受阅人员主要从前身为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单位为主抽组。
抗日战争中,我们党坚持兵民是胜利之本,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领导开辟敌后战场,把敌人后方变成抗日前线,有效牵制和歼灭了大量敌人,取得辉煌战绩。
来自西部战区的29岁受阅士兵杜宁新,第三次踏上阅兵场。他所高举的“金刚钻”战旗,承载着优良传统。在他心中,新时代军人要像先辈们那样英勇善战,延续荣光。
强国必先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今天的人民军队,以顽强斗争精神和实际行动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保卫红色江山、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
这是新时代人民军队政治建军新风貌、力量结构新布局、现代化建设新进展、备战打仗新成效的集中展示——
徒步方队走过来了!
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4个军种+4个兵种”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首次集体受阅,军兵种旗和武警部队旗首次集中亮相。
排山倒海、气势如虹,13个方队以整齐划一、坚定有力的步伐,走出了军威,走出了国威。
预备役部队方队身姿挺拔,受阅人员来自各行各业,代表着预备役力量召必回、战必胜的光荣使命。
第10排面队员洪寅达是安徽省绩溪县扬之小学教师,也是火箭军预备役第二基地预备役上等兵,“披甲归营、奔赴战位、决胜战场”是他时刻准备践行的庄严承诺。
民兵方队英姿飒爽,受阅女民兵来自当年全国主要抗日根据地。
领队李依潼,来自河北省易县。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她和乡亲们发扬狼牙山五壮士的精神,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装备方队开过来了!
实战化联合编组的陆上作战群、海上作战群、防空反导群、信息作战群、无人作战群、后装保障群、战略打击群依次受阅,武器装备从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中遴选,多数是首次亮相。
看着国之重器接连经过,现场观礼的中国航天科工九院江北公司数控车工阎敏心潮澎湃:“作为一线产业工人,非常自豪能参与先进装备制造,我将兢兢业业拧紧每一颗螺丝钉。”
铁流浩荡,威震寰宇。“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是铸就和平盾牌的战略利器,在装备方队压轴出场时,全场响起欢呼声。
空中梯队飞过来了!
运-9反潜巡逻机、电子侦察机、雷达干扰机编成3个楔队接受检阅;“胖妞”运-20A、运-20B以战斗姿态编组飞行;歼-16D、歼-20、歼-35A等多款战斗机震撼亮相……
鹰击长空,使命必达。加速国产列装、换羽更新,提升远程打击、协同打击能力,祖国领空绝不容侵犯。
这是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坚定宣示——
战旗猎猎,血脉赓续。
受阅的战旗方队中,80面战旗代表的是浴血于抗日烽火的功勋荣誉。“杨靖宇支队”“平型关大战突击连”“刘老庄连”……每一面战旗都是抗战先烈用热血和生命铸就,都是一首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走过峥嵘岁月的中国军队,是威武之师、胜利之师,也是文明之师、和平之师。
阔步前行的维和部队方队,展现“中国蓝盔”不畏艰险、不辱使命,用行动诠释大国担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重要贡献。
教练机梯队呼啸而过,7架表演机在空中划出14道彩烟。这是对14年抗战历程的铭记,象征着14亿多中国人民在和平的天空下,奋进充满光荣与梦想的新征程。
(四)
8万羽和平鸽振翅飞翔,8万只气球腾空而起,飞过天安门城楼,飞越人民英雄纪念碑,飞向更高更远的蓝天。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全场齐声高唱《歌唱祖国》,掌声、欢呼声在广场回荡,纪念大会圆满结束。
人们挥舞着手中的五星红旗,致敬先辈,礼赞时代,憧憬未来。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前进道路上,保持定力、坚定信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威胁从没走远。
“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有实力、能打赢,才能遏制战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系统研究院院长董希旺说,要加快前沿技术攻关,以自主研发先进装备坚定守护国家安全。
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中国要发展,最终要靠自己。
今年,“十四五”规划收官,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都要心无旁骛加快发展。独龙族整族脱贫后,日子越过越好。我们要坚持自力更生、接续奋斗,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也不掉队。”云南观礼代表高德荣说。
——前进道路上,敢于斗争、善于创造,锲而不舍为实现复兴梦想而奋斗。
观礼后,全国劳动模范张霁明心绪难平:“走过峥嵘岁月,我们更理解肩负的历史使命。亿万颗心要紧紧凝聚在一起,奏响奋斗强音。”
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经历血与火的洗礼,更能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抗战是两岸共同的家国记忆。”受邀观礼的台胞吕礼诗说,台湾同胞的抗日斗争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强起来的中国,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前进道路上,传承精神、继往开来,不断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歌唱着,欢呼着,天安门广场上人们豪情满怀。
人群中,左权将军的外孙沙峰将手机高高举起。持续亮起的屏幕上,是左权与夫人、女儿一家三口唯一的合影。“我想告诉外公,这盛世如您所愿!”
“观礼,就是一次精神洗礼。”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语气坚定,“为人民、为时代鼓与呼,我们要奉献更多彰显伟大精神的优秀作品。”
亲历盛大纪念活动,孟加拉国《新时代报》记者坦齐勒·拉赫曼难掩激动:“唯有全世界人民携手并肩,才能让和平永续。”
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
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前进!
向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愿景,前进!
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未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