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心衰少年病情危重,在沪接受“不停跳”人工心脏植入术
“我终于可以正常生活了!”17岁患者小张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六年来,他与扩张型心肌病顽强抗争,多次住院、辗转求医,药物治疗始终未能奏效。近两个月,病情骤然加重,哪怕走上两三分钟也会胸闷、气促、大汗淋漓,夜间只能半坐着入眠。病情危重之下,他被紧急收入医院的重症监护室。
9月16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接诊上述患者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获悉,近日,该院心胸外科成功为这名17岁少年实施“不停跳”人工心脏植入术。该手术在心脏持续跳动的情况下完成人工心脏植入,有效避免传统术式风险,显著保护患儿心功能。此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儿童终末期心衰外科治疗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话匣子”微信公号 图
院方透露,17岁患者小张被该院收治后,其影像学检查提示:左心射血分数仅为正常值的三分之一,还伴有频发心房颤动。心脏移植原本是最理想的方案,但由于供体稀缺,短时间内难以等到合适的心脏。
在这样的困境中,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终末期心衰治疗团队并没有放弃。心胸外科郑景浩主任医师牵头组织多学科团队反复讨论,最终决定为小张实施人工心脏(VAD)植入术。与传统手术不同,此次手术采用了创新性的“不停跳”技术——在心脏持续跳动的情况下完成VAD植入,避免了冠状动脉血运终止导致的长时间缺血,显著降低了气体进入心腔的风险,也缩短了手术时间,更好地保护了患儿脆弱的心功能。
8月26日,手术如期展开。在主任医师祝忠群、副主任医师潘燕军、主治医师罗凯的密切配合,和体外循环与食道超声的精准辅助下,医生团队稳步推进每一个关键操作。历时5个小时,人工心脏顺利起搏运转,小张也被送入心脏监护病房。经过两周精心护理,他的心功能明显改善,随后转入普通病房继续康复,目前已重返校园。
此次手术不仅是国内首例儿童“不停跳”人工心脏植入术,更是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在终末期心力衰竭治疗领域的一次新的突破,为等待心脏移植的患儿带来新希望的同时,也为该技术在国内的创新升级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