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城组织架构再调整,正式进入“吴秉琪时代”

界面新闻记者 | 王妤涵

华侨城正式进入“吴秉琪时代”。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10中央企业15名领导人员职务任免信息,其中也包含华侨城集团的系列人事变动。公告显示,曾担任过华润置地总裁、中国建筑集团副总经理的吴秉琪将出任华侨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同时,提名刘开新为华侨城集团副总经理人选,免去其集团纪委书记职务贺长青任华侨城集团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免去其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纪委书记职务张立勇不再担任华侨城集团副总经理,免去党委常委职务退休。

界面新闻查阅华侨城官网发现,目前公司管理团队名单已然更新,吴秉琪位列第一栏,为现任华侨城集团的党委书记、董事长和总经理,全方位的“一把手”。

界面新闻截图自华侨城官网

人事更迭

此次人事调整的信号早在两个月前就已释放。

9月5日,63岁的张振高因到达大型央企“一把手”退休年龄上限,正式卸任华侨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等职务。与此同时,刘凤喜也不再担任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

吴秉琪的接班之路由此开启。

在同一天,他被任命为华侨城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并提名为总经理人选。9月19日,华侨城A董事会选举吴秉琪担任公司董事长,在总裁职位空缺期间代行总裁职责

翻阅吴秉琪的履历,这是一位拥有超过30年华润系工作经验的“老华润人”。自1993年加入华润后,他长期在体系内成长,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2007年,吴秉琪转入华润置地,历任高级副总裁、执行董事、首席人力资源官、华北大区董事长等职务。

在华润置地期间,吴秉琪展现了出色的业务能力。2019-2020年他曾带领华润置地华西大区实现销售额37.8%的同比增长,达到275亿元;接管华北大区后,又推动该区域2021年营业额激增21.44%至409.37亿元。

2022年吴秉琪升任华润置地总裁,成为华润置地的核心管理人员,全面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

2023年9月,吴秉琪曾短暂离开华润体系,履新中国建筑集团副总经理1个月后,担任中建副总裁。

在中国建筑期间,吴秉琪的主要工作围绕地产业务板块的整合。从财报数据来看,2024年中国建筑房地产业务实现销售额4219亿元,全年新购置土地75宗,新增土地储备882万平方米,总购地金额1385亿元,几项指标均位于行业第一。

战略收缩

值得关注的是,在吴秉琪到任华侨城前夕,华侨城完成了一项重大资产调整——将康佳集团划转至华润旗下。

康佳集团成立于1980年,前身为“广东光明华侨电子工业公司”,是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家中外合资电子企业。

1991年,康佳集团改组为中外公众股份制公司,华侨城集团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开启了双方长达34年的资本联姻。次年,康佳登陆A股市场,成为备受瞩目的“彩电第一股”。

在华侨城的支持下,康佳曾创造过辉煌业绩。2003-2007年,康佳连续五年蝉联中国彩电销量冠军,成为家喻户晓的“彩电大王”其产品一度占据全国彩电市场20%以上的份额。

然而,随着家电行业竞争加剧和自身转型乏力,康佳自2011年起陷入连续亏损的泥潭。近五年来,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持续大幅下滑,五年累计亏损超过130亿元。

面对康佳的持续失血,华侨城最终作出了剥离这项资产的战略决定。

今年4月末,康佳集团公告宣布,华侨城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签署协议,将持有的康佳集团全部股份无偿划转给华润集团旗下的磐石润创。交易完成后,华润系合计持有康佳30%股权,成为新任控股股东。

据界面新闻查询,目前,康佳官网已加入“华润集团网群”之中,被划归在集团旗下的科技与新兴产业板块的业务单元,正式纳入华润体系。

亏损下的生存考验

从业绩表现来看,据最新三季度报,今年前三季度华侨城实现营业总收入170.25亿元,同比下降41.95%;归母净利润-43.67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3.51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44.6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5.15亿元。

这已是华侨城连续第四年处于净利润亏损状态。

界面新闻整理财报数据,2022-2024年,公司分别录得归母净利润-109.05亿元、-64.92亿元和-86.62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260亿元。

更为严峻的是公司的债务状况。截至2025年6月末,华侨城总负债规模高达2410.86亿元,其中流动负债1491.03亿元。短期债务占总债务比重达61.85%,超过六成的债务集中于短期,偿付压力极为显著。

华侨城近年营收、净利变动情况  界面新闻整理制图

在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华侨城曾提出变被动为主动,核心是抗风险、防爆雷,保证企业先“活下来”,再寻找新的机会。

为应对现金流压力,华侨城近年来大幅收缩土地投资规模。

2019-2021年,华侨城地产板块新增土地投资从494亿元依次降至287亿元、200亿元、178亿元。2022-2024年行业下行期间,投资规模更是大幅缩减至15亿元、60亿元,2024年则主动停止拿地。

截至2025年9月底,华侨城地产业务剩余可开发计容建筑面积达1020.72万平方米,分布于青岛、武汉、合肥、南京、宁波、重庆等核心城市。这些优质土地储备,成为华侨城渡过难关的重要资本。

在行业下行背景下,在现有模式下如何化解债务压力并找到新的增长点,对于吴秉琪来说,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