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长现场致敬退休副省长:非常了不起
8 月 30 日晚,央视《对话》节目播出《" 两山 " 理念的高原答卷》,专访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东川。
围绕 " 中华水塔何以长青?生态如何点绿成金?" 罗东川巧妙借助六个故事,讲述了青海 " 两山 " 理念的生动实践,其中包括西宁的绿色发展之路。
今天的西宁被称为高原 " 绿谷 ",两山披绿、树荫成林、青绿满城。但在 35 年前,西宁却是山大水少、土多树少,绿色一度是西宁人眼里的 " 奢侈品 "。为了改善西宁生态环境,青海省实施了 " 造肺工程、润肺工程 "。35 年间,几代人赓续奋斗,西宁南北山森林覆盖率由 7.2% 提高到 79%,西宁市也成为西北地区首个 " 国家园林城市 "" 国家森林城市 " 双重荣誉的省会城市。
节目现场,罗东川致敬了曾任青海省委常委、副省长,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尕布龙同志。

罗东川说," 在绿化过程中涌现了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我们一位蒙古族的副省长,在他退休之后,他把他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南北山绿化。他自己请缨,担任南北山绿化的专职常务副总指挥,18 年,而且把家也搬在上面。我也去过北山,去过他当年战斗过的地方。非常了不起!"
" 作为我们来讲,要接过接力棒,要继续把青海的绿化、把生态建设向前推进。" 罗东川说。
公开信息显示,1926 年,尕布龙出生于海北草原上一个牧民家庭,历任河南县委书记、黄南州委副书记,1979 年任青海省委常委、副省长,后任副省长。
1989 年,青海省委、省政府做出 " 绿化西宁南北山、改善西宁生态环境 " 的重要决策,正式启动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西宁南北山绿化工程。
1992 年,66 岁的尕布龙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位置上退下来后,就主动请缨挑起了南北山绿化指挥部专职常务副总指挥的重任。在担任南北山绿化副总指挥期间,他带领大伙儿植树造林 3.75 万亩 ( 2466.7 公顷 ) ,栽树近 3000 万株。由于在生态建设方面的突出贡献,尕布龙 2001 年获得首届中国 " 母亲河 " 奖,2005 年被评为首届 " 感动青海 " 十大人物。
2011 年 10 月 8 日,尕布龙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宁逝世,享年 86 岁。
2016 年,尕布龙被中宣部授予 " 时代楷模 " 荣誉称号。当时,中宣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的事迹称,尕布龙始终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手握重权不谋私利,身居高位心系百姓,兢兢业业谋发展惠民生,退休后仍带领干部群众绿化荒山,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作出突出贡献,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
资料来源:央视《对话》、青海新闻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