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2026 2025

科普|小结石也可致大危机,警惕尿源性脓毒血症

77岁的张阿婆长期患有双肾多发结石,多年来一直没有重视。前不久,她连日发热,伴有恶心呕吐,随后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左侧肾结石梗阻引发严重的上尿路积水,合并重度感染,发展为脓毒血症休克,生命垂危。

随后,张阿婆被家人从外地转至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成功化解危机。术后,张阿婆被转入危重病科重症监护室,在多学科团队的严密监护与照护下,老人逐步闯过感染关,脏器功能恢复,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小小的肾结石,这一看似不起眼的泌尿系统问题,却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风险。当结石导致尿路梗阻并引发感染时,就有可能诱发尿源性脓毒血症,这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全身性感染,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症状及发病机制、高危因素等方面,来科普下小结石背后可能蕴藏的大危机。

一、何为尿源性脓毒血症

尿源性脓毒血症是指泌尿系梗阻导致尿路积水,合并严重感染后,感染的尿液、细菌及其内毒素因肾盂内压力过高返流进入血液循环,引发菌血症和内毒素血症,激活免疫细胞释放大量促炎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引起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

尿源性脓毒血症休克为脓毒血症合并导致的持续低血压,伴随血乳酸水平明显升高,具有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等特点。

二、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病机制

1、梗阻:肾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堵塞尿路,导致尿液引流不畅或完全受阻,引发上尿路积水。

2、感染:梗阻引发上尿路积水为细菌提供了繁殖的温床,梗阻的尿液成为脓液。尿源性脓毒血症中,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但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感染比例有所增加。

3、菌血症、内毒素血症:肾盂内压力因梗阻急剧升高导致肾盂静脉、肾盂淋巴管反流。感染的尿液、细菌及其内毒素通过返流进入血液循环,引发菌血症和内毒素血症。

4、全身炎症反应失控:细菌或内毒素入血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释放大量促炎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导致“细胞因子风暴”,引起全身血管内皮损伤、毛细血管渗漏、微循环障碍。

5、脓毒血症与脓毒性休克:脓毒血症是由感染引发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脓毒血症合并持续的低血压且血液感染指标明显异常,血乳酸水平明显升高时考虑脓毒性休克,此时患者存在严重的循环障碍,组织灌注严重不足,组织细胞代谢出现异常。

三、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高危因素

1、结石因素:引起完全性梗阻的结石(尤其输尿管结石)、感染性结石(如鸟粪石)、多发结石、鹿角形结石等。

2、患者因素:糖尿病;高龄;免疫功能低下(如使用免疫抑制剂、长期使用激素等);既往尿路感染史或尿路结构异常。

3、治疗延误:未能及时识别梗阻合并感染并解除梗阻。

四、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高危人群

1、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特别是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容易成为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高危人群。

2、伴有泌尿系结石的患者:尿路结石是引起尿源性脓毒血症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是导致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及尿路感染反复的重要原因。糖尿病患者的机体防御能力减弱,局部组织抵抗病菌能力下降,全身的微细血管病变及高糖环境作为病菌繁殖的优良培养基,更容易使感染扩散为尿源性脓毒血症。

五、精准识别诊断尿源性脓毒血症

评估尿源性脓毒血休克的全身症状,可采用完整的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或采用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估(qSOFA)评分,为疾病严重程度评估、预后判断及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对病因的诊断,应该尽早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CT扫描等。为明确感染,应该进行病原体采样,包括尿液、血液培养液或引流液等。

根据最新版欧洲泌尿外科学会指南(EAU指南2025版),脓毒血症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可通过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增加2分以上来判断。或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估(qSOFA)评分:呼吸频率≥22次/min、意识改变或收缩压≤100mmHg。脓毒性休克属于脓毒血症的亚型,脓毒性休克患者在临床上可通过需要血管加压药来维持平均动脉压≥65mmHg,且血清乳酸水平>2mmol/L(>18mg/dL)但无血容量不足来识别。

六、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关键

在治疗方面,尿源性脓毒血症休克的救命关键是解除梗阻。这主要依靠以下两种方式:

1、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通常首选,尤其当梗阻部位于输尿管时,可在膀胱镜或输尿管镜下完成,相对创伤小。

2、经皮肾造瘘术:当输尿管支架管置入失败、结石位于肾盂肾盏、肾积脓严重、泌尿系解剖结构异常时首选。可在超声或X线引导下快速完成,引流效果确切。

七、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治疗

1、液体复苏: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充分补液,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改善循环状况。

2、抗菌治疗:初期可经验性使用广泛性抗生素控制感染,并根据确切的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遏制感染加重。

3、急诊手术:一旦识别尿源性脓毒血症休克,应尽早手术解除梗阻。

4、营养支持治疗,改善患者重要脏器功能及全身营养状况。

八、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预防

1、积极治疗上尿路结石,尤其是已知的感染性结石或存在梗阻风险的结石。对于有肾结石病史的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随访。

2、对于接受泌尿外科腔镜操作(尤其输尿管镜、PCNL)的患者,术前评估感染风险,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密切观察。

3、早期识别:当存在肾结石且出现发热、腰痛等感染症状时,务必及时就医,切勿延误,明确是否合并泌尿系梗阻。

4、日常生活中需要控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此外,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多饮水,多排尿,切勿憋尿;多喝水,每日饮水2000ml以上。

5、保持均衡饮食,减少高盐、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综上所述,当生活中出现腰痛、发热等尿路结石症状时,请及时就医。如果确诊为尿路结石,请遵医嘱选择治疗方案和随访复查,并养成每年定期健康体检的良好习惯。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风险,保护生命安全和健康。